「欲望」的價值﹣《假面騎士OOO》 文:傑特

雖然創作物不見得一定需要談大道理,但如果能有一個好的主題是能讓作品變得更有意義。像這次《假面騎士OOO》就再一次探討哲學上的問題「欲望」,試圖在故事中為這個概念作完整的分析。

小林靖子再寫騎士
對於有看齊整個平成騎士的觀眾來說,在眾多編劇中評價最佳的肯定就是小林靖子。雖然她不像荒川稔久那樣能在保留精神的同時挑戰傳統,亦不像井上敏樣那樣教觀眾心驚肉跳,但卻是這系列編劇之中最讓人有信心的一位。不算更早的,近幾年雖然也有《卡新Sins》這類有看沒有懂、又或者《大劍》這種衰收尾的作品,但也有《假面騎士 龍騎》、《假面騎士 電王》、《侍戰隊 真劍者》、《Blassreiter》、《美少女戰士》(真人)等大受好評的作品,所以雖然也有寫過爛劇本的時候但整體而言還是優秀的多差的少,能給予相當信心的優秀編劇。亦因此這次回來寫《假面騎士OOO》是受到相當大的期待。
不過很多人對小林靖子有個誤解,尤其是只看《電王》的觀眾就以為小林很會寫叫座的劇本。其實剛好相反,小林靖子的劇本是出名叫好不叫座、愛說大道理而少娛樂性的。像《龍騎》很多人看完整套都搞不清小林究竟想說什麼,此外小林除了以腐女編劇聞名外,也是以冷酷無情聞名,只要劇情需要殺角色不手軟,即使不死也會整到死去活來,看看《侍戰隊》的丈瑠就被整得很慘,《美少女戰士》更狠,竟然整死愛野美奈子!而《龍騎》更是全部死光光,所以比起來《電王》反而是小林最不像她的一套—雖然最慘的都去了櫻井郁斗那邊。

探討主題的騎士
不過小林和其他名編劇有另一個不同的地方,是她敢於犧牲娛樂性來在作品中探討命題。這點在動畫界可算極為另類﹣不是說其他動畫人不會在動畫談主題,而是像小林那樣以一個哲學性的命題作全方位的分析可是少得可以。像《侍戰隊》的主題是「自我」,《電王》則是「記憶」,《卡新Sins》則是「原罪」,至於《Blessreiter》就是「信仰」。也就是說只要沒有原作的限制,小林就會以某一個主題展開故事,而不是以劇情又或者角色來展開故事。不過既然要說道理故事自然會比較沉悶,而且比起劇情性主題的描寫更重要,所以劇情上亦不會很嚴謹。幸運的是小林不像井上敏樹那樣完全沒有寫喜劇的才能,在《電王》和《侍戰隊》東映壓下來還是能寫出高質素的娛樂性劇本,而不像《kabuto》、《kiva》那樣不倫不類。
不過這次情況又有點不同,相比起當時《電王》東映要求拍低年向的作品,這回《OOO》反而是想找小林拍回平成傳統的騎士,說白一點就是即使拍出像《龍騎》這類最後死光光的也沒問題,而制作班包括武部直美(總監製)、米村正二都是之前有參與過騎士制作,再加上差不多成了平成騎士最後希望的小林,東映想拍一套貨真價實的平成騎士的想法就很明顯了。
既然東映開了綠燈(當然有代價,這個等下會談到),小林就老實不客氣地寫一個探討主題的劇本,而這回的主題就是「欲望」。

欲望的價值
一直以來在人的常識之中,欲望都是壞的,因為人有欲望才有爭鬥,才有各種醜惡的行為,所以從小我們就一直被教導著「欲望害人」的價值,總之一切的都是因為欲望,只有無欲的人才能稱上是聖人。
但,沒有欲望就真的好嗎?
在《OOO》中小林以多方面從新看所謂欲望對作為一個人而言所帶來的意義,像談到錢時男主角映司就很直接地說他不是對錢沒興趣,也很清楚金錢所代表的意義,而只是不執著於此。前半故事主要是一些常見的欲望,怪人Greeed利用這些人的欲望制造怪人Yummy來襲擊人類,滿足欲望後變成Greeed能量來源的硬幣。但這些欲望往往是一些很理所當然的事,像想成名,想開刀替人動手術,對美、對比賽的追求、甚至是正義其實都是一種欲望,在這裡只要是以自身出發的追求就是「欲望」,從這點來看其實人類的進化就是因為有所追求,這也是鴻上會長一直以說強調欲望所帶來進化的真正意義:當人類沒有欲望的話是不會有進步的,因為想追求滿足自己的東西,人才會有前進的動力,假如像映司那種每天只需要一條可換洗的內褲、和一點點零錢就能活下去的話,這個世界就玩完了。
所以,整套《OOO》要談的不是如何消滅欲望,而是如何面對這種情感。像正義那一話,追求正義的欲望絕不是錯,但如果將其無限放大就是一種暴力。另一話的管治也是如此,管治得好的社區當然是好事,但無限放大就變成一種白色恐怖和政治暴力了。一如映司說他的金錢論時表示他不會無視錢的價值那樣,欲望本身是有他的正面價值在,需要的是如何合理地滿足,而不是一味打壓又或者不受限制地滿足,正確地處理欲望才是真正的解決方法,過猶不及皆不可。像Greeed就是欲望過大的結果:他們想滿足欲望,但欲望這種想法是生物學上生存的(像睡眠、吃都是欲望)行為,這對不是生命體的Greeed跟本沒有意義,也就是說它們其實只是進行著一種永遠不可能達到目的的行為,由於沒有滿足的可能自然讓五感麻木,所以Ankh在附身在泉刑警之後才知道冰棒的美味,而映司Greeed化之後五感更急劇退化,這就是欲望過大而得不到滿足的結果。 
反過來紫色核心硬幣則是無欲的極端表現,當一個人完全無欲的話這個世界變成怎樣也不關他們的事,所以真木才會想消滅這個世界,讓世界真正地變回無。可以說,真木和其他Greeed代表著兩種極端,一個是限盡的欲望,一個是完全地無欲,二者都沒有好下場。

欲望與夢想
一直以來映司好像完全沒有任何欲望,但一個人又怎可能沒有欲望?去到最後終於知道了,映司的夢想是拯救所有人,而要達到這個夢想就是對力量的欲望,所以這個欲望一開始欲望就已經滿足了,就是OOO。
在這點上完全是小林靖子在《侍戰隊》的那一套:人不是因為有了力量才去想夢想,而是因為有夢想才要力量。映司沒有被力量所迷惑是因為力量這個欲望只是一種手段,拯救別人才是目的。所以映司他明知不可為但還是要背負起其他人合理和不合理的被救欲望。另一個則是伊達明,他替鴻上打工戰鬥是真的為了錢,因為他需要大億日元開刀動手術(找某密醫?),這完全是利己的欲望,在這點上甚至連映司也誤會伊達以為他是想在臨死前賺=一大筆來救更多的人。但伊達卻很老實地表示這一切都是為了救自己﹣其實想想就很明白了,只有自己活下去才可以救更多的人,死了的話一切都都白搭。這完全是《OOO》的主題的一種表現:欲望是愛己的一種行為,如果連自己都不愛又怎去愛其他人?
映司為了阻止真木毁滅世界所以赤裸裸地追求力量,諷刺地這份對力量的欲望反而阻止了映司的Greeed化,這也是作品對欲望的一種表現:只要用得對,欲望反而能救自己。

利字當頭
由於整套作品都建立於欲望的滿足上,所以角色們的敵我關係完全是出於利害一致上,像映司和Ankh雖然在漫長的合作而建立起感情,但在這份感情的基礎上卻是利益!映司對Ank的理解出於客觀的利害一致,這其實比起感情更實在,因為利益是客觀而可計算的,但感情卻是主觀而不能計算的,所以只要明白這份利害關係的話一切行動皆可以預知,最經典的是Ankh將映司掉下去以換取自己安全的劇情:換了其他作品是絕不可能有這種犧牲朋友來救自己的劇情,但在利害利算上卻十分合理,不掉下映司兩個人都會死,掉下映司最壞也只是映司死,甚至好運點就兩個人都能活,這種完全出於冷酷的計算在其他創作上極為少見,但正正就是《OOO》的特色﹣欲望、利益都不是錯,甚至比起不可算的感情更客觀正確,只要一切為利就能取得最佳的結果。記憶中能夠如此冷酷又正確地以利害來判斷的作品就有《機動戰記 Gundam W》,《OOO》是另一套。

玩具加削集的慘烈影響
雖然在主題的表現很完整,但故事卻不敢維,散亂沒組織而且硬幣搶來搶去,雖還不到《555》那麼打混地搶腰帶,但那些搶硬幣的橋段也真的很亂來。再加上故事結尾一大堆迷還未解,像鴻上為何收集硬幣就不了了之,偏偏又不像《龍騎》般擺明不想去解,結果就是很多地方有看沒有懂。
如果真的要為這找出理由的話,最合理就是玩具壓力以及停播的影響。
玩具當然是那條硬幣腰帶了,多種不同色的硬幣又要換來換去,玩具商當然希望不同色的組合都出一下,但哪有這麼多時間?只好讓硬幣搶來搶去,被搶掉的就不需要想怎樣運用了,但不搶回來又無法賣玩具,所以只好搞出一大堆你搶我我搶你的劇情,但這樣能夠描寫劇情的部份就不夠了。更慘的是一般騎士都是五十集的,最多五十一最少也有四十九,但這次只有四十八話,原因是311大地震停播了一話,本來一話也不是太大問題,但中段要搞什麼假面騎士一千回的兩話就很要命了,少一話已經夠煩,少三話真的足以打亂整個劇本流程,只有四十六話又怎夠交代那麼多的伏筆?又不是《agito》!
也因為這樣,雖然在主題表達上很不錯,也敢於挑戰一個傳統價值的新注釋,但故事的混亂也是不爭的事實,所以個人而言評價其實不如《電王》和《龍騎》的。

其實也不是很腐嘛!
雖然有說映司和Ankh很腐,但筆者倒不覺得,還沒有之前W那種等級,甚至也不如《龍騎》真司和秋山蓮那種關係。還是,筆者對腐的妄想還不夠敏感?還是筆者本來就不夠腐?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龍珠:大魔》—重整解構與融匯貫通的新一章 文:衛威溫

《屍鬼》的扭曲人性的恐怖 文:傑特

現代化Remake﹣《宇宙戰艦大和號2199》 文: 傑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