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粉絲向的超機人﹣超級機械人大戰OG 1&2 動畫版 文:傑特
由於今年是機戰二十週年,所以不但大量機戰遊戲推出,甚至連動畫也『真的』推出第二部,先不管是否替遊戲打宣傳,但在這個超機人已經不流行的今天,難得有動畫就該高興了。
「慘烈」的第一集﹣超級機械人大戰 OG Divine Wars
筆者在前言中形容OG2推出是以相當驚奇的語氣說『真的』,是因為這套OG絕對會是機戰史上最大的黑歷史之一。
這套早在四年前的2006年動畫化的OG,雖然不是第一套動畫化的機戰系列,但由於之前的魔裝機神以至OVA即使和OG1相比還更黑歷史,所以當時宣佈推出時其實真的受到很多觀眾的重視。特別是由於機戰一直以來都是數十套版權作混在一起,要改成動畫即使不說最麻煩的版權問題,單是想如何集合上百位聲優一起進錄音室已經是不可能的事了,還要很多都是一人配多角,想想神谷明要配多少個角色?古谷徹呢?子安也很不得了吧?所以在退而求其次下,OG動畫化既是比較可能的也是唯一可能的選擇。
不過結果出來的卻是一整個大慘劇:監督的角銅博之本身其實就沒什麼經驗,除了數碼暴龍就只拍過變型金鋼,單是資歷就已經有問題。而寺田本身作為寫動畫劇本的經驗又不足,甚至連動畫公司的OLM,Inc.也沒有拍機械人動畫的經驗,難聽一點是單看制作班就差不多可以判死刑的等級,只是沒想到會死得如此悲壯而已。
徹底大慘敗
可以說,由第一話隆聖坐上極殊兵開始,整個OG1動畫企畫就注定列人黑歷史。由於當時即使是寺田也沒有太大的信心,所以在成本有限下作畫崩得亂七八糟,差不多沒有不走樣的一話,本來機械人動畫除非是sunrise的年度大作級可以有比較充足的資金找一堆人下海畫原畫,否則走樣是理所當然,但OG1也真是太赫人了些,甚至連應該可以好一些的定格畫也一樣走樣,讓即使是最死忠的觀眾們也無不翻桌。故事方面雖然相比起其他機戰OG已經算比較好改編的了,但寺田很努力地試著重現原作反而讓故事更混亂,變成即使原作派也看不明白,那對一般觀眾就更慘了。雖然最後寺田加入了DiSRX作為原創特典式登場,以及科古尼等第三次α才登場的角色,沒錯對有玩過α系列的玩家來說是一種特典,但沒玩過的觀眾甚至沒踫過α系列的觀眾就會看到一頭霧水了。
對,OG動畫版主打OG的玩家是沒錯,但既然主打OG的玩家就得先想辦法讓他們滿意吧?作畫大崩壞,加入一大堆只踫過OG的玩家不懂得的梗,而且戰鬥又無力,變成外人看不明白,行內的也不滿意,兩邊不到岸。
勇氣可嘉的再挑戰﹣超級機械人大戰 OG The Inspector
由於有了這次死得如此慘烈,再加上之後雖然有推過OGs和外傳,但第三集一直未推出,所以即使是老機戰迷也沒期待過會再有可能動畫化的計畫。但寺田似乎並不甘心就這樣結束,而對BANDAI而言單是遊戲並不能刺激到模型的銷售,既然現在SRX制作小組回歸BANDAI,那寺田自然希望再次推出動畫化計畫,一來是作為二十週年的紀念作,二來也可以替遊戲打廣告,這也比較好說服BANDAI高層出錢搞動畫,而結果也真的給寺田說服,開拍《超級機械人大戰 OG The Inspector》,也就是OG2。
事隔四年,為了驅散那個夢魘,這次寺田真的下了很大的工夫,將當年的失敗因素反覆思量下重新出發。首先是制作公司的旭制作公司就要比之前那一間OLM,Inc.老牌得多,雖然較少獨自制作動畫,但替其他動畫公司制作的經驗卻很多,算是一間名氣不大但很老練的動畫公司。而監督則找回氣勢有餘但劇情不足的大張正己,他可是很拍超機人的老手了,雖然《獸裝機攻》被罵到臭頭,但在畫性感女角以及機械人的氣勢上是一等一,這兩樣正正就是機戰OG最重要的賣點,找大張來絕對沒錯。而總編劇(系列構成)寺田這次不敢再自己來了,雖然還是有寫最後三話的劇本(但還是有竹田在看著,證明寺田為了成功也算是放下身段了﹣有幾個原作者會願意找人來監修自己寫的劇本?)但總編劇則由老手竹田裕一郎以及漫畫家八房龍之助負責,竹田本身曾參與過勇者王的編劇,八房則是出名的機戰OG迷,二人合作既可以保證劇本不會爆爛,又可以滿足到原作狂熱者的想法,這一招十分高明。
只要滿足OG迷就好!
OG系列最大的問題是原作本來就很複雜,要將遊戲大量的劇情壓到半年內是近乎不可能的任務,而且如果還要讓非OG玩家也看得明白更是不可能。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兩種選擇:一是拍一套讓一般觀眾也看得明白的動畫,一是拍讓OG迷爽的動畫。如果是前者的話最少要一年份,以現在的動畫大勢除了鋼彈以及一些兒童向低成本動畫之外跟本不可能給一套動畫一年份,還要是之前有過慘烈戰績的機戰。所以只能選後者,就是機戰OG迷看得爽就好,一般人不明白管他的。
其實這種想法在OG1已經如此了,但關鍵的不同是OG1的作畫和戰鬥實在爛得要命,讓原作派不能收貨﹣在這裡得要解說一下,所謂「滿足原作支持者」聽來簡單,其實很困難,一來原作有的名場面不但要重現,而且還要有氣勢,怎可能動畫竟然還比遊戲拍得更無力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Fate/Stay night》TV版。所以原作的名場面一個不能少而且還要更有力。其次是原作支持者沒想到的場面也要想到,這點就很難了,因為編劇必需要對原作超有愛,才可以摸到觀眾的口味,拍出他們最想看的畫面。故事反而不是太重要的地方,因為原作派都熟得不得了,一般觀眾的話只要畫面夠爆,看得夠爽就好,省一些支節反而更好表達,甚至一些無太大用途的更可以刪掉讓故事更簡單,可以集中精神在關鍵劇情上。
名場面連發
OG2的制作組就在上面提到的三大重點下拍OG2:一開始先是黑響介大破SRX然後和亞克西魯對決。然後才是正場,故事上也集中在響介和艾克西蓮這對主角上,豪不遲疑地將其他角色當背景,那樣故事也好描寫。但最重要是原作名場面連發,像OG1最大的不滿是因為『大人的事情(相傳因為曉擊霸大像鋼彈,而被BANDAI禁止在遊戲之外的媒體登場,結果OG1所有曉擊霸登場的都用極殊兵代替,讓人相當無力)』而被鬼隱的曉擊霸。偏偏OG2其中一幕名場面就是諒斗的曉擊霸MK-III登場,所以在動畫版就讓曉III加個黑超(學某三倍速蘿莉控?)就當成新機登場,而曉系就變了傳統中的名字,這樣就可以在不開罪某些大人物的情況下一完曉迷的夢了。其次就是公認的超名場面「武神裝攻大贊卡」,這一話可算是中段的大高潮,所以制作組也是全力出擊,不但和遊戲一樣在中段大贊卡登場時才出標準,還要在「超級機械人大戰OG」之上!該話也真的超熱血,連筆者做了心理準備的也看得流下熱淚,實在無話可說。至於原創合體技更是連發,像綁住艾露菲美就是SRX小隊和龍虎王玩合體技,至於轟格殊的計都羅候劍加金剛發拳也是一絕,配合一大堆遊戲的經典BGM,熱血度滿點。不過最後竟然打的是「夢幻對決」,響介vs黑響介,這個本來是一眾OG迷期待在OG3會出現的對決,但竟然能在這裡見到,又怎能不甘拜下風?
至於作畫方面始終成本有限,所以走樣十分嚴重,但女角都盡可能保持一定的水準(男角就不用管了,像隆聖變了阿叔...),而且女角們「飛釘搖乳」連發,將原作戰鬥畫面重現,這樣原作派搖乳派也不會有異議吧?而且雖然大畫面走樣嚴重,但一近鏡就差極也有點樣子,那觀眾的反彈也有個限度。至於遊戲起用大量聲優也一個不省,結果是成了近年最豪華的聲優陣,不然還真不可能找到一套有森川智之、三木真一郎、綠川光、子安武人、杉田智和、山口勝平、神奈延年、若本規夫、水谷優子、高橋美佳子、嘉數由美、岩男潤子...名字一大堆,有些還是已經退出第一線的聲優呢!
不過最有名的反而是那個殺必死滿點的ED,連美鄉亞紀來香港開小型演唱會時也拿這個養眼度十足的ED當話題。另外由於新OP和ED都要等古鐵巨人和蒼白騎士登場才可以推出,偏偏這卻是最後數話才換機,結果新OP和ED要拖到最後才有得看。
機戰迷也滿意了吧?
在大張式耍帥熱血和爆乳美少女亂舞,大量的名場面連發,要的一件不少,連沒想到的也一併給你,以一個機戰迷的筆者來說也真的找不到可以挑毛病的地方了,再多要求就是不合情理了,想想有過OG1的教訓還可以開拍而且還有這種水準還想怎樣?
接下來是期待OG外傳?雖然最終回柏青哥帝王(笑)出場也不等於會有動畫,而第二次機戰OG也發表了,有續集就要宣傳,期待這也不算太過份吧?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