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友情!《假面騎士Fourze》 文:傑特

 作為平成「第二個十年」的假面騎士(幪面超人),繼《假面騎士W》取得大好評後,相對較保守的《假面騎士OOO》評價比好壞參半,而第三套《假面騎士Fourze》又一次大擔創新,結果又如何呢?

重回創新
相比起有很強烈「世代傳承」意味的東映戰隊系列,假面騎士系列則較沒有這種沉重的包袱,由開山第一作的《假面騎士 空我》至今,制作人和編劇或多或少都想在這個老牌的系列中帶出新意思,而不是死守傳統拍著改造英雄大戰秘密組織。不過當去到《響鬼》時卻發現玩過頭,創意是很夠了,但故事主線含混不清,劇本散亂不用說,娛樂性和玩具銷售都不理想,結果後半得大換血才勉強收到尾。
經過這一役後東映決心走回傳統的變身英雄路線,但結果卻是一次又一次的大慘劇,《kabuto》簡直不堪入目,《kiva》不知所云,《Decade》被罵到臭頭,反而是加入很多動畫元素和哲學探討的《電王》卻是叫好又叫座。而當拍完十週年紀念號的《Decade》後東映高層發現與其刻意去拍一套「賣錢的騎士」,還不如放手讓制作人和編劇去發揮,去創作一套優秀的作品還較容易成功。而《W》就是在這種想法下找來三条陸處子下海寫特攝劇本,結果一舉成功。而去到《OOO》東映想回到平成中期的騎士風格,但東映高層的「玩具戰略」卻害死小林靖子,那套硬幣系統搞得整個劇本差點崩壞,盡管在主題的表現和角色的描寫一點也不遜《電王》,但中段的散亂則受到不少觀眾的批評。
既然回到平成中期不如預期,那就再次投進大創新的道路上吧!據聞在《Decade》的校園編時風評不錯,此外也受到美國青春校園電影大師John Hughes的影響,所以決定來一套以學園為舞台的騎士作。而踫巧2011正正是第一位太空人尤里.加加林上宇宙的五十週年,所以便想出一個同時結合了宇宙和青春校園的奇妙組合的故事,也就是《假面騎士Fourze》。

承繼W的Fourze
為了要拍一套和前人不同的騎士,東映大膽起用中島一基作主編劇,本身為舞台劇編劇的中島最有名的動畫作品就是《天元突破》,由於之前在《W》也寫過兩話,可能因而得到東映的信任吧?不過為免出現像《劍》和《響鬼》前期過份相信新人而暴走的慘劇,東映也安排三条陸再加一個長谷川圭一幫手。有趣是名義上中島是主編劇,但實際上有四成的劇本都是三条寫的,再加上長谷川的八話劇本,也就是中島實際上只寫了一半的劇本。
看到這種劇本分配就很容易明白為什麼整套《Fourze》充滿了《W》的味道,例如單集角色即使戲份結束但仍會在之後的集數中登場,盡可能減少用完即棄的無謂角色;整套作品限制在一個特定空間之中;第二男主角到最後公佈是非人類的高智慧存在;不再以小店作為主角們出現的「基地」;強調團體分工而不是主角一個人打;甚至連故事的節奏發展模式都看出《W》的影子,可以說三条陸實際上是本作的「劇本工程師」,負責架構出一個安定的環境以保證不會出現暴走的問題,而在這個基礎上給中島發揮,制作人塚田英明(他也是《W》的制作人)也算是下足工夫了。
由於有一個很結實的基礎,所以雖然中島是首次擔任騎士的編劇,但絕大部份時間都有板有眼,已是合格有餘了。不過不好意思的說最好的幾話還是三条陸的手筆,像美羽畢業那兩話,流星回到自己學校的兩話,還有太空人測試的兩話都是三条的手筆,反而中島好的話數只有美羽登場的兩話而已,其他話數雖然不算差但卻無法留下很深的印像,算是很可惜的一回事。

熱血不足
《Fourze》主打是「青春熱血」,也就是日本八十年代那種歌誦青春友情,熱血燃燒的那一套風格。由於這種風格在過往的騎士系列很少見,所以作為賣點是值得一讚的。先談「熱血」而在前半好幾場也真的拍出那種激情,尤其是美羽的女皇選拔中,美羽負傷進場演講然後下台和弦太朗踫手的一幕真的拍出那熱血。但當故事去到中段這種熱力四射的場面便越來越少。原因簡單來說就是熱血劇情本來就要去到盡才能爆起來,總之一切情感都要推到極限,但這樣劇本往往會變得無法收科。不明白的話看看今川泰宏那一套就知了,他就是那種表現效果第一其他不管的類型,甚至《天元突破》也是這樣玩的,可是東映不可能讓讓中島這樣玩,不然暴走過頭收不了科就麻煩大了。而且還要兼顧賣玩具等商業因素,所以很多地方都不敢放手地玩,結果同一招踫手不斷出現,觀眾看慣就完全沒有反應了。
至於主要賣點「青春」則拍得不錯,像King、JK的故事都拍得出少年人的感性,而這也是《Fourze》最好的地方,就是每一個角色都很花工夫去描寫。特別值得一讚是本來應是女主角的悠希,故事未去到中段已經被美羽搶掉戲份,存在感越來越淡,但想不到三条陸竟然可以利用這種影薄來作為悠希回的主題!而最後又連結回友情的主題,這真的很不容易。

友情vs無情
除了青春之外,「友情」也是故事的主線,由於「青春熱血」不能當成作品的主題,所以「友情」就成了故事中很強調的重點,甚至說白些整套作品都是弦太朗到處交朋友的故事。
不過單是這樣的話作為主題就未必太單薄了,所以就把大反派我望理事長描寫一個完全不相信友情,並為了見宇宙的高智慧生命「Presenter」而出賣好友的人。而一直暗中協助主角的江本由於同樣背叛了好友歌星,所以一直內疚而暗中協助歌星的兒子賢吾,並將Meteor腰帶交給流星去戰鬥。本來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題材,如果能深入描寫就能很動人。但由於主要的劇情都在主角那邊,反派的描寫就變得很單薄,像速水公平為何如此死心地忠於理事長就語焉不詳,理事長為了見Presenter而和江本聯手害死歌星的想法也沒有很深入的描寫。不過最致命還是大結局了:弦太朗故意搞出一場給我望的「畢業禮」來感動我望,讓他知道雖然天川學園是為了他個人的野心而建立,但學生卻在這所學校中得著甚多,可是拍出來卻是一整個沒力,而弦太朗在戰鬥中解除變身以肉身打理事長更給人一種作狀的感覺,而理事長被打敗後和弦太朗「踫手」更成了一大敗筆,這豈不是變成了少年漫畫最常見的「因為我對所以我贏了」的勝者正義觀?如果理事長最後還是否定了弦太朗的友情觀,但在臨終時救回賢吾反而顯示出他的格調,但現在卻變成因為被弦太朗打敗而否定了他一直以來相信的「無情」,而不是自己反思而改變了。
可以說,作為「友情」這個主題在這套作品中不但很膚淺(甚至連老掉牙的「青春友情就是互相傷害」這種說法也沒有!),而且弦太朗的友情信念差不多沒受過任何考驗,結果就是像GTO那種主角信念至上,將主角無限放大的神化主角論了。不過由於弦太朗本身就很單細胞,所以也少了一些鬼話連篇的說教,看起來沒那麼生厭而已。

吸取教訓的Switch
自從《Decade》之後,東映的玩具部門由過往賣腰帶改為賣小玩意,因為腰帶就只有那一條,但小玩意可以無限增加,賺得也較多。開始的《W》由於左右個一支USB手指變化還不多,但《OOO》的硬幣系統就讓編劇很頭痛了,為了吸引小孩子要求家長買回家所以一定要讓主角使用,但又怎可能讓每個組合皆有足夠機會登場?結果單是為了滿足硬幣組合登場就花了大量精力,連說故事也沒時間了。
有了這個教訓,這次雖然還是有四十個Switch,但一來本體變身只有四個,安排起來很簡單,二來Fourze可以同時使用多個Switch,這樣要安排玩具宣傳就很簡單了。而中段加入Cosmic的最強形態,後半連多用途Switch也不用了,乾脆變成Cosmic States戰鬥省得麻煩。可見東映在宣傳玩具和劇情安排下取得妥協,而不是硬要將一堆Switch逼編劇去用。

不能算失敗吧...
當然,在平成一眾騎士作之中《Fourze》絕對不能說是失敗的,個別話數拍出感人,角色的描寫亦佳,也有不少話數拍出熱血。但整體而言卻難說得上是很有水準,感覺是前半很有創意但去到後半就越來越平淡,結尾更變成主角以拳頭宣揚信念的舞台,幸好速水到最後還是沒被主角的「友情教」所影響,不然格調就更低了。
在過去一直有個說法「騎士設定越醜,劇本越好」,《Fourze》應該可以推翻這個傳說吧?尤其是不少人覺得電王最初也很醜但越看越順眼,但Fourze有人覺得他變帥嗎?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龍珠:大魔》—重整解構與融匯貫通的新一章 文:衛威溫

現代化Remake﹣《宇宙戰艦大和號2199》 文: 傑特

幾好玩、但好鬼佬口味﹣《劍鬥士 GLADIATOR BEGINS》 文:傑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