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所處的動畫年代 文:傑特
不,這裡不打算再為宮崎老爺歌功頌德,這已經有太多文章去談他,再來也沒什麼意思。所以筆者打算以他拍的經典作品的時間,看看那時有什麼動畫,業界有什麼變化
由於進入2000年之後已經算是現在,所以歴史只去到1999年為止。
魯邦三世 卡斯特羅之城:進入寫實的世界
由於這套作品是宮崎替東寶拍的,而且也不是原創作品,所以比較少人提到,但肯定是宮崎駿在日本一炮而紅的作品,以一個初登監督之位的人(其實之前的《高立的未來世界》已經開始執導,只是掛著“演出”名義而已),拍出了有口皆碑的優秀作品,而且還得到動畫常的大藤信郎賞。而其分鏡、演出手法也成了當時的動作制作的教科書級範本。
在1979年,動畫界正處於一個世代交替的年代,代表傳統的科幻動畫開始沒落,取而代之是富野喜幸(由悠季)的《機動戰士鋼彈》,這套本來是以針對《宇宙戰艦大和號》而開拍的作品,雖然最初上映收視不佳而被腰斬,但之後反而捲起大熱潮,之後拍出的三部劇場版也大受歡迎。由那時開始機械人動畫不再是傳統的巨大超機人打宇宙侵略者,而是戰爭的兵器,主題是人與人之間的衝突,以及反思戰爭的理由等等。
當宮崎開始他的傳說時,富野則拉開了動畫史的新一頁,把整個大潮流轉去另一個新世代。
風之谷:新舊交替之間
風之谷上映的1984年,不但是經典的預言式小說《1984》的年份,如果是籃球迷的話這更是一個神話級的年度(有興趣的話可以翻翻歴史,看看1984年的NBA新人名單有幾位進了名人堂)。至於日本嘛,則是一個新舊交替的年代。
動畫方面,雖然寫實風的機械人動畫已經出現,像被視為「超時空三部曲」之一的《超時空騎團》,介乎於傳統的超機人和創新的寫實風的《雷射戰士》,亦有後來成為《五星物語》的前身的《重戰機》,還有充滿異色味道的《機甲界加里安》。這是一個沒有一個主流派系的年代,每一類動畫都有市場,但都算不上是主流大系。
另外桂正和一炮而紅的《夢戰士》也是這一年登場,再加上《北斗之拳》,這是日後被視為「少年Jump王朝」的第一期,由這時開創了長期十多年的Jump獨霸天下年代。
值得一提是已知最早的動畫OVA在這時出現,像《我係小忍廉 永遠的One more》就是最早的OVA之一,而且《青之體驗》則是暫時已知第一套成人動畫OVA。
天空之城:漫畫誌年代
雖然《風之谷》是宮崎的第一套獨立制作,但對很多人來說《天空之城》才是宮崎一躍成為世界級動畫大師的名作,差不多去到如果沒看過這作品就沒有資格談動畫的境界。
在1986年動畫界進入了以改篇三大週刊誌作品為主的年代,少年Jump這時出現了影響了整個日本動畫界的作品《龍珠》,雖然當年也很受歡迎,但沒有人想到這套普通的搞笑冒險漫畫竟然會成為養活無數人的超級大金蛋。而同時另一套《聖鬥士星矢》則成了腐女界的經典作品。至於小學館則出了一套《相聚一刻》,這套和《山T女福星》讓高橋留美子成為日本最紅的漫畫家之一,甚至今天她還是在吃這個及之後《亂馬1/2》的老本。
至於機人番這一年最有名的是日後竟然被富野打成黑歴史的《機動戰士ZZ鋼彈》,雖然這套的風格和Z差很遠,但也不該當成黑歴史吧?
至於OVA在這時期開始冒起,但除了只有機人宅才會知道的《蒼流星SPT力士拿》就沒有比較特別的作品﹣勉強也算是名作就是《黑貓館》吧?八十年代看成人動畫的人沒有幾個不知道這套名作的。
龍貓:動畫電影的高鋒
相比起之前兩套《龍貓》並沒有壯大的故事,也沒有精彩的動作,一切都回歸童真的幻想故事。雖然比歴史地位或者不如前作,但因為龍貓的商品很容易搞,所以商業上卻是宮崎作品之冠,甚至現在還會見到週邊,想想一套電影十多年來一直都有商品推出,其他動畫可以嗎?但因為這套實在太紅,所以讓高畑勲的代表作《螢火虫之墓》就被忽視了﹣始終這麼沉重的題材就很難大熱的。
而在1988年機人番正進入寒冷年代,傳統的機人已沒落,但寫實系機人卻出現無法更進一步,而漫畫改篇的動畫仍是主流,像《City Hunter》就是這一年登場的。有趣的是變種的SD機人番《魔神英雄傳》反而打響了名堂。算是一個異數。
不過說什麼都比不上同年的另一套動畫電影《AKIRA》,其實這套動畫有點像《風之谷》,都是把漫畫開始的部份改編成電影。但《AKIRA》那種燒膠片畫的瘋狂高質制作,成了CG未引入的動畫界的金字塔。另一方面《機動戰士鋼彈 逆襲的夏亞》則是富野結束了亞姆羅和夏亞的多年恩仇。
至於《銀河英雄傳說》也是這一年開始的,由劇場版到OVA捲起了銀英熱,甚至即使今天仍有不少銀英迷,可謂十分長情。
魔女宅急便:OVA大爆發
只不過一年之後就推出《魔女宅急便》,走的仍是純真的幻想故事,雖然在歴史地位上不如之前之後的作品,但那種不做作的可愛在今天已差不多絕種了。
這一年電視動畫最值得一談的是《機動警察》,這套集合了當時最頂級的動畫人的作品,可算是寫實機人之中的一個里程碑,在此之前機人即使寫實還是走戰爭線,但在這裡機械人就和今天的工程車沒有分別,把機械人無限地拉近真實世界,由於日後也再沒有機人動畫可以比這套更接近真實(《機械人筆記》其實並不算真正機人番,而只是有機人元素的劇情片,更別提玩到毁滅世界那種級數已經超過機動警察的太多了),因此今天還把它拿出來拍真人電影呢!
至於劇場方面,除了一套被認為是抽井守的代表作之一的《機動警察the movie》之外就是那套被笑言「完結的話記得叫子孫燒給我」的《五星物語》。但另一邊OVA卻是大爆發,除了之前已經走紅的《前往直前!》之外,另一套走寫實向的《機動戰士 0080 口袋裡的戰爭》,初次動畫化的《強殖裝甲》、被認為是「最後的古式超機人」的《超獸機神斷空我 白熱的終章》,可算是OVA時代的開始。
飛天紅豬俠:黑暗中的光輝
雖然宮崎駿一貫不跟流行,但還未到只拍自己爽的作品,但《飛天紅豬俠》則是少數他真的不管市場取向,而真的只拍自己喜歡的東西。也因此這套作品有不少宮崎自己的趣味在。
而1992年的日本動畫界卻進入寒冬,經過宮崎勤事件之後日本動漫畫界陷入一個大蕭條年代。電視動畫雖然還有《宇宙騎士》、《美少女戰士》等名作,但整體而言並沒有什麼特別出色的作品出現。OVA經過一輪爆發之後回歸平靜,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出現。幸好劇場出現了算是半總集篇的《機動戰士0083 吉翁的殘光》,不然這一年真的不知該怎樣談才好。
幽靈公主:進入新世代
《幽靈公主》本來是宮崎作為他收山之作,所以不論劇情和表現手法都達到宮崎自己的新高點,到處都看得出那壓不住的創作熱情,可算是宮崎作品中的頂點。
而在1997年,動畫界的寒氣開始退去,新一代的動畫人湧現。在電視動畫中幾原邦彥拍出了《少女革命》,這套影響了日後無數意識流動畫的老祖宗級作品,即使今天重看仍是十分大擔刺激。而《勇者王》則把傳統的熱血超機人推到一個極限,讓日後所有傳統超機人也無法突破的極限之作。至於代表輕小說改篇的早年名作《魔劍美神TRY》亦大受歡迎,可以說這是各種動畫類型重新出發的年頭。
比起來這是OVA沒落以及劇場的寒冬期,除了兩套《新世紀Evangelion 劇場版》之外就沒有其他更重要的作品,變成宮崎和庵野互相輝映。
結語:進入廿一世紀
2001年的《千與千尋》、2004的《哈爾的移動城堡》、2008的《崖上的波兒》到2013年的《風起之時》。這十年已經是我們現在的年代了,這十三年電視動畫的數量大增,但播放的集數卻由以前的一年番變成現在的一季番甚至一季五分鐘的杯麵番。動畫風格越來越多樣化,萌和腐正式成為動畫制作必需考慮的要素。另外輕小說取代了漫畫成為改篇動畫的一大來源。
至於老一輩的動畫家也一個又一個下台一鞠躬,新一代的動畫家則走上舞台當主角,甚至越來越多華人成為動畫制作的主力,但反過來動畫制作卻由九十年代的大陸化回流動日本,大量運用CG減輕了制作的成本,也讓動畫的表達有更大的空間。
宮崎駿冒起的年代,是現代日本動畫的起飛期,而他退下來時則是日本動畫的成熟期。雖然他沒有影響日本動畫的潮流,但他卻經歴了這三十多年的起起落落。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