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顯示從 2022 起發佈的文章

厭惡的《GTO》 ∼談《GTO》 文:傑特

 年度最爛漫畫   直言,筆者對於《GTO》是非常厭惡的,這漫畫和《Love Hina》可說是去年筆者看過最爛的兩套漫畫(妙的是,同樣在少年Magazine連載),兩套作品最相似的是同樣最初是畫得不錯的,但卻越畫越爛。《Love Hina》雖爛,但由於本來就只是胡胡鬧鬧的瘋狂搞笑愛情漫畫,毫無內涵可言,所以筆者只是討厭他那種三流又不好笑的搞笑兼不知所謂的劇情,還不至於不能入眼。但《GTO》由於作者要在作品中說大道理,而這些道理又不知所謂,所以筆者對這漫畫已不只是討厭那麼簡單,而是覺得嘔心。 以踐踏老師的尊嚴為樂   很多第一次看《GTO》的讀者都會讚賞鬼塚英吉突破傳統的老師形像,甚至有人說這才是新時代的老師應有的態度。但是,鬼塚的『新老師形像』到底是怎樣?鬼塚由進校那一天起就不斷作出一大堆胡鬧、甚至是白痴得連無知小兒都不會做的行為:公開叫學生作合成色情照片、扮惡魔人和修羅男爵在校內跑來跑去、在學校的水箱倒麥茶粉、甚至在全校師生面前問校長可不可以用PDA看色情網頁等等。這些行為的共同點就是要讓其他學生看見,為什麼?他不能私底下問校長如何用PDA看色情玩意嗎?他不能私底下要菊地做合成照片嗎?為何一定要在一大堆學生面前做?至於Cosplay,問問身邊有玩的朋友他們會不會平日也Cosplay上班上學?   原因很簡單,這是鬼塚想出來討好學生的方法!他在全校的學生面前不斷扮小丑,就是希望學生認同他,除此之外,鬼塚根本沒理由要做那一大堆只要是腦筋正常的人都不會公開做的事(以《City Hunter》的獠為例,他的好色是他真的好色,而不會故意表演給別人看,只不過是他是任何時候都發情罷了。其中一話香就對他這方面的個性說得佷清楚),因為他沒有學識,也不知如何和學生打成一片,所以他就不斷醜化身為『老師』的自己,他要將自己的地位放到和學生一樣,甚至比學生更低,做一大堆就算是學生只要有一點常識都不會做的事,假如他不是老師,那些小丑行為就一點意義都沒有,亦不會有人會覺得有趣,但因為他是老師,所以學生才會覺得他有意思。簡單來說就是鬼塚將在自己身上的那塊叫『老師』的招牌放到地下不斷踐踏,讓其他同樣討厭老師的學生認同他,等於出賣自己屬於『老師』那部份的尊嚴來換取學生的支持。   不過作者藤澤亨認為這還不夠,為了替鬼塚建立一個『清高』旳形像,他使出各種方法去醜化老師的『傳統形像』,在故事中的...

又一改編動畫失敗的例子?﹣《女子高生 Girl's School High》 文:內山美佳

   作為一套漫畫作品,如果是在大出版社連載,加上受到編輯全力護航的話,即使不怎麼樣的作品,甚至是爛作品仍是有機會走紅而成為百萬大作。反觀如果不是什麼熱門會紅的題材,連載又不是主流的少年誌,兼還要在小出版社的情況下,管你的作品再好也難以走紅,而這套《女子高生》就是這麼一套的可憐作品,甚至被評為『被受低估的名作』。   由殺必死漫畫變成搞笑漫畫?   雖然同樣是日本雙葉社出版(同社的最有名漫畫當然是臼井儀人的《蠟筆小新》吧!)的作品,但她的命卻肯定沒小新好;最初在Weekly漫畫Action連載,但因雜誌休刊而轉到Comic Hi續載,其間作者又大病入院,結果在05年四月才再次開始連載,名字也由最初的《女子高生》變成《女子高生﹣笨蛋軍團》,雖然在漫畫界這種例子多不勝數,但也夠苦了。   出身於漫畫世家、但以畫純愛系成人漫出身的大島,最初她(是女生沒錯,她父母和妹妹和同居女友二階堂光樹都是漫畫家,絕對的漫畫家一族)只是想畫一個色色的殺必死故事,主角是一個進入女校當老師的男人(即之後的“偶像“小田桐雄一郎,雖然理論上他該是男主角,但結果卻成被欺負的角色...)。但大島想起自己根本未當過老師,卻是貨真價實的女子高畢業,於是筆尖一轉,變成現在以大開女校玩笑,加入一些色色的笑料和惡趣味而成的爆笑漫畫了。   雖然是搞笑漫畫,但《女子高生》所用的橋段卻和時下一般漫畫的爆笑橋段絕不相同,正如之前提到,這套作品是「色色的笑料和惡趣味」滿載的,什麼是『色色的』?也就是黃色笑話了,作者最愛開的就是那些對男女之事一知半解的女子高生對『性』的誤解而出現的笑料(不過由於很多對白都是十五禁,所以筆者不便在這裡引用,像「化學元素暗記法」、處女驗証心理問題等等,但可以保證這套作品是沒有任何色情場面的!),以及誇張一些女校的『恐怖故事』,如女校生一但沒有男人在身邊出現的話,她的亂七八糟絕對遠超外間人對女校生的想像;包括一個像十年沒打掃的社團用品室;一對襪子可以穿上一個學期都不換;穿過的泳衣隨便用水沖一沖就放在上課的書卓桌一個暑假都不管;一但長期對男生免疫就會開始搞同性戀;又或者各種千奇百怪的整老師方法等等。當然,或多或少也有些是因為漫畫而加以誇大的,但作者卻表示這些事不少是貨真價實是發生在她高中時的,例如生理期第二天就要參加社會訓練的超斯巴達社團顧問就是一例,為了取材大島甚至找回當年...

清爽的宿舍生活爆笑少女漫畫《夢回綠園》 文:傑特

 『一作漫畫家』那州雪繪   歌劇界有一種叫作『一劇作曲家』,一生只有一套經典之作,其他都是平平無奇。漫畫界也有這類人,他們的代表作絕對是經典,就算拿來和其他大師的經典相比也絕不遜色(或者說,不會遜色太多),但除了這套作品之外就沒有什麼作品是有水準的,這種一生就只畫過一套偉大的作品的漫畫家筆者戲稱為『一作漫畫家』。   在少年漫畫界這種一作漫畫家的例子首推是《足球小將 小學/中學篇》的高橋陽一,《妙手小廚師》的寺澤大介和《古靈精怪/橙路》的松本泉。而少女漫畫則以《地球守護靈》的日渡早紀為代表,另一個則是今次的主角,《夢回綠園》的那州雪繪。 《夢回綠園》故事簡界   男主角蓮川一也拼了命考入了其兄長一弘所入讀的名校綠都學園,但此時一弘卻和一也暗戀的女孩堇結婚,大受打擊的一也決定搬去綠都學園附設的宿舍綠林寮(但宿舍生都叫作GreenWood,意指”惡人的巢穴”),在這裡一也認識了兩個”極惡學長”池田光流和手塚忍,還有一個長得像美少女的如月瞬,再加上同一宿舍的一眾怪人,一也開始了極其不幸(?)的高中宿舍生活... 少女版的《福星小子》   如果要為這套作品分類的話,應該算是《福星小子/山T女福星》那種脫線式爆笑漫畫,雖然程度上較輕,但風格上有點相像,同樣是以一所學校為舞台,主要角色是以那四個人再配上其他學生,而且橋段有些很奇想天開(如手塚忍的複製人事件),說《夢回綠園》是少女版的《福星小子》也是可以的。   和《福》最相像的地方就是這漫畫同樣是沒有『歲月性』的,歲月性者,就是角色的世界雖然會有四季,有運動會和校慶等活動,但角色就是不會升級!如故事中瞬所說『唸了三年一年級,好歹也成長了些吧?』,他們在故事中過了三年夏天,但仍只是一年級,這就像《福》二年四組不管放了多少年假,過了多少暑假,他們仍是二年四組,不會變成三年四組,也因此當作者那州要升蓮川到二年級時要作出特別聲明。   這種沒有歲月性的漫畫多見於爆笑漫畫,因為這類作品不必太過認真,而且很多古古怪怪的橋段,如果角色會成長的話那反而過份”寫實”,和故事風格不符,當然另一原因是角色不會成長那很多很麻煩的問題如畢業或者角色長大(總不能不讓角色畢業吧?還有像《GS美神》畫了那麼久橫島早該成為大人了,不能再老耍白痴),而連載時間都會有限制,當主角也畢業就沒戲唱了,像《究極超人R》那樣將主角留級也只能玩一次而已,所以這種故...

《Giant Killing》的非主流動運漫畫思維 文:傑特

   一直以來運動題材都是漫畫的主流題目,而由六七十年代清一色的棒球到八十年代加入了足球、籃球以至其他種類的運動。雖然題材越來越多,但實際其內容並沒有太大變化﹣直到《Giant Killing》出現。 傳統的運動漫畫   說到運動漫畫日本可算是大家。由六十年代的《巨人之星》、《野球狂之詩》到七八十年代的《Touch》.《足球小將》到九十年代初的《Slam Dunk》以至近年的《網球王子》(的確,這套其實應該算進去異能格鬥系那一邊的),又或者早一陣子因為足球熱而爆出一大堆的《足球風雲》等等,甚至勉強來說《大正野球娘》其實也算是運動漫畫的一種。經過四十多年的發展,早已經形成了一套獨有的哲學思維。雖然不是一定非照著做不可,但久而久之漫畫家都會受到影響而不自知,像棒球的「投擊對決情意結」就連足球漫畫也影響了(你什麼時候看見美斯會和C朗在中場一對一決鬥的?),不管好還是壞,這一套哲學思維已成了日系運動漫畫以至競技系漫畫的特色,如一山還有一山高,主角不容失敗,選手視比賽比生命更重要等等。   不過,亦有一些漫畫家反思這一套玩了數十年的想法是否合符現實世界,或者說,是否只有這種思維畫的漫畫才有趣。而以寫實風格寫出《U-31》(畫:吉原基貴)而得到好評的綱本將也再次挑戰寫實風格,和ツジトモ合作畫出《Giant Killing》。 青年摩連奴的故事(大誤)   和其他運動漫畫有點不同,在《Giant Killing》中當主角的是前日本國腳、因傷提早掛靴的達海猛,收山後的猛在英國的一支小足球俱樂部執教,但卻帶領這支球隊打進足總杯32強並擊敗英超球隊!這時達海的前母會、一支浮在降班邊緣的日本球會ETU聽到這個傳聞,便派球隊經理後藤和宣傳部的永田有里去英國。當二人看到達海創造神話之後,便決定將曾因季中轉去英超(日本球季中正好是歐洲的休季期)而害球會降班、被不少球迷視為叛逃的達海回來。面對著沒錢沒人的ETU,達海要如何將這支球隊帶回勝利的軌跡?   如果是足球迷的話,看到達海的造型以及臭屁的個性,很多人都會想到那一位神奇教練摩連奴。對,達海的確有著很重摩連奴的影子,這套作品也是以他為主角,所以不少讀者也開玩笑說是青年摩連奴的故事。不過這套漫畫並不是只看達海在表現,或者正確的說,達海只是作品中的其中一個主角。 ETU的群象劇   雖然故事開始是以達海回到母會執教,以將一支年年都在降班邊...

後宮型漫畫?《美女恐龍妺DX》 文:夏目貝

 楠桂不能成為大師,那是早就預計到的。  這個人野心不大,八十年代的作品主要有搞笑和恐怖兩大類,後來演變成只畫搞笑,她最紅的也只有一套《八神君家庭事件簿》,及後也沒畫出甚麼驚為天人的作品。婚後的她更是怠懶,近年的作品一套不如一套,惡搞有餘,誠意不足。《大都會X檔案》越畫越隨便,畫些笑話拼湊起來便算,後期還不斷翻炒笑料,看得讀者都盲目了。雖然仍能看到楠桂式的胡鬧,但感覺不到除了胡鬧外還有些甚麼。借用《漫畫狂戰記》炎尾燃的說話:「是很有趣!但除了有趣之外就甚麼也沒有!」我會用「口香糖」來形容她的作品,開首幾回是很有趣,但越嚼越走味,最後只是一塊黏著嘴巴叫人不吐不快的膠,到了那時便會草草收場,這也是她不能登上大師地位的一個原因。  看《美女恐龍妺DX》前我也不抱任何期望,她有多少斤兩已很清楚,依近年的走勢看來,《美女恐龍妺DX》也不會有多大的看頭。辜且抱著一看無妨的心態讀之,結果卻令人喜出望外。雖然不是甚麼驚世鉅作,但她至少畫回《八神君家庭事件簿》時代的水準,對於我輩老漫迷來說,已經十分安慰。  故事簡介  男主角知立本是位平凡的高中生,因拒絶了妖怪身型時的女主角西春遙的祼體求愛(她本人堅稱那是嬰兒肥),而被打到住院一個月,從此之後便得了女人恐懼症,女人對他來說就像恐龍一般可怕。但偏偏他又非常得女人的歡心,女孩子都爭相向他求愛,減肥後的西春遙也對知立念念不忘,不斷威脅著他的人身安全,自此知立便生活在水深火熱的美女地獄當中。  借後宮型架構搞笑  所謂後宮型作品,就是以男性讀者為對象,男主角沉浸在各式各樣的美女中,而自然而然得到她們愛慕的作品。這類型作品可以全然不用合理,劇情可以千遍一律也沒問題,總之男主角是所有女角的必然戀愛對象便行。後宮型ACG作品近年像雨後春筍般瘋狂推出,《Sister Princess》、《Love Hina》等都是後宮型作品。《美女恐龍妺DX》也有著後宮型作品的基本特色,主角知立身邊圍繞著一群美女,而這些美女的種類亦是後宮型作品的女性典型:基本型美女主角西春遙;美人保健老師扶桑;男孩子氣的爽朗美人大姊榮山晶;嬌小又平胸的可愛女同學金山希;完美的校園情人鶴舞和笨拙美眉星丘螢。  雖然《美女恐龍妺DX》有著後宮型作品的基本架構,但其實他只是借這個架構為幌子的搞笑漫畫。要數真心...

豹﹣從巴明欣起跑 文:夏目貝

 看過田村由美作品的人,不論喜不喜歡她的作品,都會承認一點:田村由美說故事的節奏極快。快得有時讀者還未搞清楚狀況,她已完結了一事而開始另一件事了。而最能表現這種速度感的則是她的每一位女主角,由成名作〈咆哮女郎巴明欣〉的巴,代表作〈命運之子BASARA〉的更紗,到近期作〈芝加哥〉的蕾影和一些短篇的女主角,全都敏捷擅戰,幾乎沒有一個不可以做成龍動作片中的打女。在少女漫畫來說,這實在是異數,那驚人的爆發力就如一百米短跑選手讓人喘不過氣來,反應彈如荷里活A級大製作般大量轟炸,角色動作可以和吳宇森電影中的周潤發比帥,令人十分懷疑:這真是少女漫畫嗎? 『有個警官曾經對高速疾走的我說......〞幹什麼急著去送死!〞 並非急著去送死,只是有時....不趕是不行的!------〈咆哮女郎巴明欣〉第二期』 這句錄取自〈咆哮女郎巴明欣〉的對白正正就是田村由美作品的精粹所在。〈咆〉一共有八冊,但若果這個劇本落在其他漫畫家手上,大概要十二,甚至十六冊才能說得完,因為〈咆〉以一套中篇來說所牽涉的陰謀詭計實太多了!東條家,京極家,上總,綠之船,京極月子......故事複雜,情節緊湊。〞不趕是不行的!〞這句話有一半是田村的心聲吧! 盡管田村的女角都有共同特色,但她們卻不像某些大師筆下的主角如倒模般一成不變(如X鬥士),角色個別還是各有風格。田村有許多長長短短的作品,今次我選擇了較有代表性的三位出來談談,巴明欣,更紗和蕾影。 挑戰極限的巴 巴明欣的設定本來就與速度掛勾,帶領著一班人,在高速公路上溜冰的不良少女,父親是前黑幫老大,在替身演員學校待過,一聽就知道不可能要她乖乖靜下來。巴確立了田村系英雌的形象,獨行,身手敏捷,速度快,自強不息,不畏強權,但同時又渴望能躲進平安的避風港。巴和更紗或蕾影比較起來是最野性,最本能的一個,動作大膽漂亮,她在火場中以一字碼溜冰穿過只有三十公分的空隙,此等高難動作在當今漫畫界大概只有新堂功太郎和年輕的牙羽獠可做到,華麗耍帥極致令人不禁喝采,而且在她來說還是十分輕鬆平常的事,天生就愛挑戰高難動作。 和更紗,蕾影不同,巴的行動是建於個人的正義,而非社會公認的正義。這種正義是非理性的,完全隨巴的心情所左右。因為討厭被上總擺布,所以破壞他的計劃,因為喜歡伊織所以幫他,因為不捨得上總,所以幫他逃生。一連串的行動都不能說得上是為了什麼公義,人家大財團爭產干她屁事?兩邊也...

“大和美女”的代表人物木乃花志乃 文:傑特

 所謂『大和美女』是...   筆者所說的『大和美女』既不是一般泛指流滿日本味道的美女如《櫻大戰3》的北大路花火,更不會是動畫《機動戰艦大和美女》中的一眾女角(說老實的,筆者對這套作品不是很喜歡,最少到現時為止仍沒有興趣找來看),而是少女漫畫大師大和和紀筆下的一眾女角。   大和和紀出道於1967年,可說是現役中最老資格的漫畫家之一,長達三十四年的漫畫生涯中由早期深受手塚治虫影響的《淘氣公主》到氣氛較沉實而且意境大膽的早年名作《真由子日記》,再到建立起其不可動搖的大師地位的『大和三部曲』:《窈窕淑女》、《橫濱故事》及《紐約美女》,跟著就是震撼日本漫畫界、公認為以漫畫註釋經典文學作品的最佳範例《源氏物語》,直到近年難得以現代為背景的《高跟鞋女警》、《萬能保姆亞銀》以及重投最擅長的日本古裝作品《花花人生》,三十多年以來不斷創作,雖然作品數目以她的創作時間來說不算多,但差不多部部都是佳作,隨便拿一套拿來和其他少女漫畫作品相比都是經典。而且更為難得的是不但創作功力不斷成長,而且風格隨著時代轉變而不會給人一個”七十年代老古董”的味道如五十嵐優美子或者美內鈴惠。更厲害的是她的創作思維甚至比很多九十年代的漫畫家更開放,說她是當代最偉大的漫畫家之一應該不會是過譽之詞。   由於這次談的不是漫畫家,所以有關大和老師的種種等有機會再談吧。今次文章的主角是『大和三部曲』的最高傑作《紐約美女/NY小町》的女主角木乃花志乃-”大和美女”的代表人物。 簡介《紐約美女》   故事發生的舞台在明治初年(18XX年,沒錯,正是與《浪客劍心》故事開始同一時間!)的東京,木乃花家是以賣日式化妝品起家的老字號,由於一直沒有兒子,所以木乃花老父把女兒志乃當作兒子教育,希望長大後能繼承家業。但在志乃十六歲的時候父親的續弦生下一個兒子,既然有兒子那志乃就可以還女兒身了-父親打的如意算盤是這樣。   問題是要一個當了十六年男生的志乃一下子變回女生並結婚嫁人(還要嫁認識多年的童年玩伴三郎!)可不是易事,志乃為了反抗任性又不負責任的父親決定離家出走,正當打算逃去那裡的時候認識了將前往北海道當開拓使的美國人凡尼爾.亞溫,由於他提到有關美國女性在工作上的情況,為了要取得更大的自由志乃決定去一個完全陌生的國家美國,但是她竟然打算在舊金山撿一兩塊黃金當盤纏就上路,而且之後更上錯船去了北海道.....! 豬突猛進加超厚...

男裝麗人古今東西 文:夏目貝

 擁有俏麗的臉孔,腰間掛著配劍,比男人更好身手,比男人更富男子氣概,堅強而溫柔,是少女心中的白馬王子,她們就是男裝麗人了。 男裝麗人在少女漫畫中是歷久不衰的一類角色,由最早期《藍寶石王子》的藍寶石,到《少女革命》的天上湖妲娜/萼,只要有她們出現,男主角的地位便如同紙板公仔,其實根本不需要男主角,因為她們就是男主角!比起配菜型、聖女型等等的女角,男裝麗人出現的比率不多,但她們的重要性就比前者大,令人無法忽視她們的存在。而她們的足跡亦不限於古代西方,男裝麗人會出現在古今中外,現在就把她們逐一細看吧!男裝麗人的定義 廣義來說,女兒身穿上男兒服就是男裝麗人。本文將會把範圍縮窄,狹義定義為經常穿著男裝,或以男性身份生活的女角。但她們不是同性戀者,亦接受自己的性別,清楚自己是女性,個性上也有女性的特徵。所以《搞怪家庭》的空舅父並不算是男裝麗人,因為他完全否認與生俱來的性別,內外都表現得像世人認同的男性形象。反而《怪醫秦博士》的如月惠醫生,雖然因割除女性生殖器官而自認為變了性,但她的行為舉止仍帶有女性的嬌柔,即使穿上了男裝、割了子宮,她也不是變了男人,而只是男裝麗人。 藍寶石 男裝麗人的始祖當然就是《藍寶石王子》的藍寶石了,她同時擁有男性和女性的心,所以一時是勇武的騎士,一時是溫柔的淑女。擁有兩性優點就是男裝麗人的特質,這種特質深深吸引了一眾女讀者。手塚治虫受到寶塚歌劇團的影響,因而創作了藍寶石這位穿著騎士服的公主,滿足了女性愛慕翩翩公子的心態。 奧斯卡 這種騎士形象到了《凡爾賽玫瑰》的奧斯卡進一步發揚光大,奧斯卡是一位守護公主(瑪麗.安東尼)的騎士,還不迷到萬千少女?作者池田理代子還安排了一個傾慕奧斯卡的少女-蘿莎莉,用以鞏固奧斯卡的騎士形象。男裝麗人的身邊經常會有一至數個這樣的女孩子,把女主角當作男性一般愛慕著,讀者看來也沒有甚麼不自然的地方。反而奧斯卡和安德烈之間的戀情還有點像同性戀呢!不過這也是女讀者為之津津樂道的地方。 天上湖妲娜/萼 和藍寶石、奧斯卡這些騎士系一脈相承的當然還有近年佳作《少女革命》天上湖妲娜/萼。有趣的是湖妲娜並非因外在理由(如繼承家族、代兄從軍或家庭教育)作男裝打扮,而是因內在理由-崇拜王子-穿著男裝。其實這個理由十分少女向,說穿了也只是思春少女的戀愛心理罷了,穿男裝只是一過渡期,當王子出現時,她即可回復女兒身。這也解釋了為何湖妲對姬宮安絲/...

真不可愛!∼討人厭的女角們 文:傑特

 序幕:惹人厭可也不容易   要塑造一個受歡迎的女角難,但塑造一個討人厭的女角也不簡單,有很多女角作者自以為畫很可愛很討人歡心,但讀者們卻不賣帳的大罵等罵,而有些則作者很努力的寫”壞”她,但出來的效果有些是又愛又恨,也有不忍心去恨的,可見創作人想作出的目標往往和作出來的結果差個十萬八千里。   這次筆者想談的是一些相當惹人厭的女角,有些的確是故事當反派的,但也有是作者其實想她變得可愛一點但出來卻是一臉欠揍相,別搞錯啦!她們每個樣子都是水準以上,而且不少更是女主角呢!   一般這類討厭鬼女角可以分為以下數類:蠢人多作怪型、好管閒事型、天真無知型、超級大小姐型、優柔寡斷型以及浦澤惡女型。 天道茜:蠢人多作怪流的掌門人   說起來《亂馬1/2》某個意義上來看的確是經典,因為很少同一作品的男女主角都如此討人厭的,亂馬先不管(那臭小子有機會再罵好了),這次只談茜;這位天道家的三小姐其惹人厭可謂”無人能出其右”,個性小氣又衝動,一生氣就完全不聽別人的解釋,對自己的感情又不坦率,明明對亂馬有好感但老是裝模作樣。雖說亂馬的混帳個性也是使茜變得如此不可愛的原因之一,但她本身也的確問題多多,而這些問題歸納起來就是兩個字:愚蠢!   蠢其實不是罪過,像《潮與虎》的井上真由子也不見得會比茜聰明得去那裡,但蠢人多作怪就不可饒恕!明明喜歡人就爽快認了吧!既不敢認但看到喜歡的男生和其他女生卿卿我我又受不了大發脾氣,如果像《櫻大戰》的真宮寺櫻那樣擺明吃醋反而沒有問題,但她們卻死口不認吃醋而找一大堆不成理由的理由支持她們對主角行使暴力,而又不想想自己既不是對方的女友,那有資格向男主角說三道四?最慘的是茜經常誤會亂馬花心,有很多明明一眼就看得出和亂馬無關的事都算在他頭上,這種女角還不討厭?蠢成這樣別說是當女友,連當朋友都是避之則吉,長得漂亮可愛又怎樣?套廣東俗語所云:『真是加送大床也不要!』   同是這類蠢人多作怪型的女子有《City Hunter》的慎村香,《Love Hina》的成_川奈留,香還較好一點,起碼她對付獠的惡行有其”工作上的需要”(讓那小子胡搞的話絕對有可能成為漫畫史上第一個因失業而餓死街頭的殺手),但奈留那種和茜都是同類的不知所謂吃醋,而且又笨又不坦率,她們唯一可取的可能只有其漂亮的外表和驕人的身材罷了。 菲兒.安德森:過多的正義感,過少的自知之明   有正義感本來是好事,但...

對美的執著--談伊藤潤二的女角 文:夏目貝

 一直想寫一篇關於伊藤潤二的文章,但又不知從何入手。事關每每談起潤二的作品,十之八九都是說有多恐佈有多詭異,雖然這確有研討的價值,但讀者看來卻不免顯得千篇一律,沒有新意。所以今次我決定從女角方面去看,希望可以帶出一些不同的聲音。 一切由〈富江〉開始 伊藤潤二的出道作是1988年在月刊〈Halloween〉二月號刊登的〈富江〉,〈富江〉為第一屆木某圖獎的佳作,但該年的木某圖獎並沒有冠軍的誕生,所以〈富江〉其實已是當年的第一名。富江是一名美女,擁有勾起別人獨佔慾的魅力,被富江吸引的人,最後都會用肢解的方式來佔有她。富江每一被肢解的部份,又會生長成另一個完整的富江,這些富江擁有共用的記憶,卻又會本能地互相殘殺。 富江是一個愛美到極至的形像,和一般傳統的妖怪不同,她勾引男人並不是為了要吸取精氣以達到生存目的,她只想看到男人們為了自己鬥得你死我活,從以滿足虛榮心。從這一點看來,富江和人類的女性沒有分別,可以說富江的心理活動是和人類一樣的。所以與其把富江的故事看成是妖怪傳說,倒不如說這是一個危險女人的故事。 富江最令人感到是妖怪的地方是她自我增值的能力和自我相殘的本能,這亦是她有趣的地方。但只要把富江看成是追求美的實體,這一切都會變得顯淺易懂。愛美的心在人類的歷史中不曾消失過,所以富江也不會消失。增值的原由來自自我意識的過份擴大,這種特質深入她每一個細胞之中,所以她們都能成長為一個完整的富江。而她們之間的互相殘殺就更易懂了!〞美人只要我一個就夠了!呵呵呵呵∼〞明白了嗎?物以罕為貴,如果富江數目多如便利店,〞梗有一個係左近〞的話,誰還會為了爭奪她而打得頭崩額裂? 伊藤對富江這種魔性的美女還是有所譴責的,如富江的照片會照出她醜陋的一面,性格被塑造得乖僻,沒有朋友等的負面形像都含有責備的意味,就像告訴別人:〞這麼愛美是不好的啊!〞在純粹追求美的主旨上,〈富江〉系列無疑滲入了不少雜質,著重道德教化的結果是消減了獨特性,而流於一般的官能刺激,早期伊藤的作品不還未走出傳統恐怖故事的範疇,如〈生化屋〉等的作品仍過於著重教化與官能刺激,不能盡顯主題。但這個缺點在後來的作品中得以改善,把美與追求美的意念再進一步提純。 為了靚靚 要靚?要命?〈薄命〉把女性愛美的瘋狂表露無遺。班上的醜女慢慢變得漂亮,然後會突然暴斃。怕死,又很想變漂亮,但還是怕死,這不就是現代女性減肥的寫照嗎?大家都知道,什...

不可思議本田透 文:夏目貝

 日本雜草社的"PAFU"雜誌2002年4月號剛發表了2001年漫畫選舉結果。這選舉是由3569名讀者投票,選出最受歡迎的長篇作品,短篇作品,動畫,最受歡迎的角色,最佳組合,最佳新人和聲優獎。高屋奈月憑著一套〈生肖奇緣〉(TW幻影天使)獲得長篇作品和動畫第一名,而女主角本田透亦獲第二名最受歡迎角色。因為"PAFU"的讀者群是女性居多,所以結果難免受影響,例如〈HunterXHunter〉和〈犬夜叉〉這些大作竟會敗給〈生肖奇緣〉,實在有點匪夷所思。所以今次我並不是討論〈生肖奇緣〉有多好看,事實上我認為此作還十分稚嫩,漏洞百出,有機會還想拿她來罵罵,反而本田透這位女主角卻值得一讚。 男女通殺小透旋風 既然讀者群是女性,大家也可預料最受歡迎角色就差不多是最受歡迎俊男選舉。結果是一百名角色中有九成是男角,而頭四十名內除了第二名的小透之外就只有第十九名的小芝(CHOTBIS)。本田透以一個女孩子的身份竟能擠得進這充斥著美少年的排行榜,還得到這麼高的排名,真是很奇怪的現像,而小透則是擁有著這種不可思議的力量。 本田透父母雙亡,所住的帳幕又因山泥傾瀉而變成無家可歸,幸而被同級同學草摩由希撿了回家,自此便在由希家住下來幫忙做家務,期間亦發現草摩家的秘密﹣生肖的詛咒。小透的個性隨和,樂觀,溫柔體貼而謙遜,安撫了草摩家中被詛咒人們的心靈。雖然她看來柔弱,但卻不會過份依賴別人,因為她不想令身邊的人擔心,而非固執倔強。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說:"這不是很普通的漫畫女角嗎?又有什麼特別了?"小透特別的地方就是她不惹女性讀者討厭,同時獲得男女讀者的愛戴。 和其他漫畫女角相比...... 一般來說,少女漫畫中的女主角都是不受女性讀者歡迎居多。因為她們有很多都自以為是,固執,愚蠢,有理說不通,任性,再不然就是花痴,周旋在各帥哥之間還扮成痛苦的模樣說:"我2/3/4/5/.....個都愛,不知怎麼取捨......噢!",令女讀者們嫉妒得牙癢癢的,北川美幸大部份的女主角都屬這類。沒錯!我們愛看帥哥!但看到花痴就忍不住踩她幾腳!這些女主角我們不罵她三八,淫婦已是厚道,還要喜歡她們?太奢求了吧?而小透雖然也配上了兩位男主角,但不論由希或夾也未有什麼明顯的愛情舉動,二人只是純粹的須要她,想保護她而已,所以並沒有引起女讀者們的嫉妒。 ...

淺談配菜型女主角 文:夏目貝

 獨攬大旗的女主角在少女漫畫中較常見,而少年漫畫中出現的通常都是一些配菜型的女主角。 何謂配菜型女主角?   在餐廳裡叫一客牛排,除了主菜牛排外,總會有甘筍青豆或薯菜伴碟,但人們只會在意牛排好不好吃,配菜是甚麼一般都沒人理會,不過沒有了配菜,碟子難免空空的不太好看。同一道理,配菜型女主角指那些對故事主線沒重大影響,只為襯托男主角而存在,用以調和剛陽的少年漫畫世界。沒有她,故事照樣發展,只是整體看來未免太素,而且反派會少了一個可以威脅男主角的道具,男主角也就不能英雄救美了。配菜型女主角或稱「花瓶」,但因為此類女主角不一定美麗,而且其身手可能比男主角有過之而無不及,叫作「花瓶」好像不太貼切,還是稱為配菜好了。 少年漫畫常見的配菜   通常主題漫畫(如運動、打鬥、下棋或戰爭等)為了把重心放在劇情上,女主角多是配菜,而這些配菜又分成幾個典型:青梅「菜」馬、馬人背後的「配」和白「菜」公主。 青梅「菜」馬   顧名思義,即男主角的青梅竹馬。熟悉的例子有:《足球小將》的早苗、《TOUCH》的阿南、《功夫旋風兒》的麻由美、《潮與虎》的麻子、《幽遊白書》的螢子、《金田一少年事件簿》的美雪、《名偵探柯南》的小蘭等等。青梅竹馬的好處是夠方便,作者不需要交代女主角為甚麼會認識男主角,也不用花心思去培育男女主角的感情基礎,又因為人們都會認為青梅竹馬就是男主角的女友,所以若作者夠懶的話,以後主角們的感情發展也可免了。另外,當作者想交代男主角的經歷時,也可透過女主角說給讀者聽,連回憶畫面也省回。)不是每套作品的男主角也適合青梅竹馬女主角的,尤其當男主角有一定年齡或者有些悲哀過去,或作者希望突顯他的神秘感,此類女主角便不能發揮其效。 男人背後的「配菜」   當作者要突顯男主角的成熟時,青梅竹馬型的女主角便不適合,因為她會把男主角的過去全部爆出來給讀者知道,此時需要的是一個中等姿色的女主角陪伴在男主角左右,讀者會隨著女主角的步伐慢慢認識男主角。較明顯的例子有《城市獵人》的槙村香,《銀河英雄傳說》的菲列特利加,《GTO》的冬月梓和《浪客劍心》的神谷薰。這些女主角不會搶戲,和男主角多是日久生情,水到渠成地在一起,女主角會在毫無先兆的情況下有點無里頭的嫁給男主角。無論婚前的個性有多任性或討人厭,婚後都一定是賢妻良母。三從四德,永遠默默支持丈夫,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看菲爾特列加就知道了。 ...

把玉皇朝港漫世界整合的異色之作----《神兵玄奇F清末篇》漫畫評論 文:貝黑萊特

 無論是武俠小說抑或漫畫,都愛把時間背景設定在古代,原因在於人們對古代的幻想空間遠比近代或現代大得多,在一個沒有戰機、導彈存在的世界,武俠故事的必有元素——武功,亦很合理地成為爭霸天下的重要手段。不過當每個武俠故事都是如此運作時,讀者自然希望去看一些與別不同的東西;因此,若有人把武俠故事的背景設置在近代,再用我們熟悉的近代人物與事件穿插在其中,自然能夠得到廣大讀者的注意。而香港漫畫《神兵玄奇F》便作出這樣的嘗試,並在首期以一個〔鐵拳無敵孫中山〕成功帶起網路上一眾漫畫迷的討論。 令讀者大呼過癮的Crossover作品 相同作者或出版社將名下作品的人物在幾個故事Crossover,在美日漫畫已經是很常見的事(像美國的Marvel系列和日本漫畫家Clamp的作品)。儘管很多香港漫畫也試過利用不同作品的人物互相串場,但有如《神兵F》龐大規模的Crossover則是前所未有。作為玉皇朝漫畫的擁疐,這種作法正是筆者追看此漫畫的最大動力。筆者起初雖然對主角南宮問天和太平一無所知,但當見到天子傳奇四、五的主角李世民和龍戈兒出場時,仍不禁對此作喝采,實在沒想到在兩個故事完結後仍能繼續看見這兩個角色,有種跟老朋友久別重逢的感覺。更重要的是,眾多角色Crossover到《神兵F》後,仍能保持原著神髓,就像李世民會南宮問天的橋段,就成功表現出他在《天子四》後期的武功與皇者氣度。不過當中尚有美中不足之處,《神兵F》能讓不同漫畫的角色登場固然令人高興,但某些角色的戲份仍是太少太不吃重,就好比龍戈兒,身負九式如來神掌與火雲聖衣,仍被只用四式如來神掌的假邪帝打得死去活來,本來筆者還期待龍在故事後段能有所表現,誰知他的戲份就這樣完結了,出場原來就只有被打被救的份兒,真的令人感到十可惜。無論如何,筆者對《神兵F》的方向是認同的,正因為此作利用Crossover這招,把《天子傳奇四》、《天子傳奇五》、《霹靂狂龍》、《龍虎五世》、《義勇門》等多部漫畫的故事連結,所以玉皇朝港漫才得以整合起來,形成一個不亞於美國Marvel漫畫系列的龐大世界觀。 略顯失色的打鬥 比起玉皇朝的其他武俠漫畫,《神兵玄奇F》的打鬥無疑是略顯失色;為了在有限編幅內說完整個故事解開所有謎團,犧牲某些武打情節似乎是難以避免。除了南宮太平殺敗阿道夫、勇冠軍戰本尼托兩場大戰是真正精彩,很多打鬥橋段也太點到即止,甚至連最後南宮問天戰天...

楠桂式惡搞萌作?《美女恐龍妹》 文:傑特

   一直以來女性漫畫家楠桂最有名的特色是她最擅長的漫畫種是完全相反的:一方面可以畫恐怖漫畫,但另一方面卻可以畫美少女瘋狂搞笑漫畫!而經過很長時間在各誌游走之後,現在終於回到出道的小學館的《Sunday GX》連載她的《美女恐龍妹DX》了。 說到楠桂   要説楠桂這個漫畫家,她從來都不會是紅牌,狂賣漫畫大量週邊改編動畫很少有她的份兒,不過她又從來不必擔心連助手的薪水都付不出、甚至不需要為稿費而畫不想畫的漫畫,簡單來說就是和島本和彥一樣都是不起眼的實力派,長期有一定的支持讀者,但由於沒有固定地盤、也不願畫一些跟流行的作品,固守個人風格不隨波逐流。因此雖然實力很強,也有相當的支持者,但總不會像那些靠改編動畫吃週邊而成富豪漫畫家,你很難見到他們的作品改編成其他媒體,也不會成為最高收入人士,但內行的漫畫迷卻對他們有很高的評價,像之前提到的島本、楠桂姊妹(姊姊大橋薰,不過實力就沒妹妹那麼高),以至富士鷹....藤田和日郎及石渡治還有村枝賢一,甚至連已經是大師級的如村上紀香、大和和紀、竹宮惠子都是這一類。   當然,楠桂要和那些傳說級的大師大比是沒得比的,但她的作品就是有獨有的魅力,這是今天那些大紅漫畫家所缺少的,也是這類漫畫家的共通點:因為他們都有其過人之處,所以才可以自傲地畫自己想畫的東西。 正式進攻萌系?   不過,說這些個性實力派完全不問世事也不是,像楠桂的漫畫題材其實滿貼近潮流的,單是搞笑就畫過校園人倫、除魔伏妖、又或者除靈等等,再加上恐怖漫畫她可算是相當廣泛的,不過她的最大缺點是沒耐性,當漫畫畫到一個時候就開始厭煩,然後就草草了事地埋單,所以她的作品多是短編作品,一看名單長長的一大堆,海外也很難找齊她的作品,不過這已經比連埋單都沒有而只是來個無限期休載的Clamp好多了。從這來看楠桂也滿清楚自己的缺點,所以很少畫長編連載,現在的《美女恐龍妹》加起來十本已經算是她少有的長連載了,尤其她現在可是一女一子之母就更是難得。   回到漫畫,一直以來楠桂都很拿手將一些現有的題材拿來惡搞,像她的成名大作《八神君的家庭事情》就是將主婦劇最常見的不倫之戀惡搞到極限,而這次《美女恐龍妹》則是拿現在最流行的萌系故事和劇情來惡搞,女角差不多將現時所有最流行的萌角都包括了,首先是本格派美少女女主角西春遙,向男主角知立真悟主動進攻、蘿莉系的金山希,男仔頭個性但卻是大和撫子的榮生晶、美人...

大都市中的人情劇∼《GetBackers奪還屋》 文:Sweet

   之前筆者早已計劃為《GetBackers奪還屋/閃靈二人組》(簡稱GB)寫篇評論,不過在撰寫期間,剛巧本年度的漫畫賞已經有結果了。不幸地本年度的「方墨爛橙獎」第三名由《GB》奪得。作為GB迷兼蠻姬命的筆者,對於是次結果有點感傷,但今次結果筆者早已預料到(不過還是有些出乎意料就是...)事實始終是事實,GB的質素在近期正在不斷走下坡,這點大家應該很清楚。套用本館前輩老C化兄的說法是:對一部作品的偏愛,就給了無視其缺點,盲目地為其找借口的權利嗎?所以對自己喜歡的作品,應該盡量說明此作的優點,並對其缺點加以斥責,這才是愛之深責之切的表現。說回正題,在開會之後決議由筆者負責撰寫GB的「獲獎」理由(外加《翼-TSUBASA-》的評論),故此筆者索性將原先那篇和這篇合在一起來寫。    另外,在此多謝傑特兄、Alex君、Waganai君及其他同好給予筆者的意見。最後,這次筆者是以評論者身份而非GB愛好者來評論《GB》,如果GB迷有任何不滿,歡迎反駁。不過所有沙士、炭疽菌、炸彈或刀片之類請寄給我們方墨的總頭目傑特兄好了-反正這類危險物體他一直以來應該收了不少,也不在乎多收數件...  講談社三馬鹿    正如上面所言,本年度方墨爛橙獎的第三名由《GB》奪得。與《鬼眼狂刀》一樣,在少年Magazine連載,是出道已經三四年的新人作品,並大熱特熱,但是越畫越差勁。綾峰欄人(外加青樹佑夜)與上條明峰,再加上是次候選之一《聖石小子/RAVE》的真島浩,就是批評者口中的「Magazine三馬鹿/無能三劍客」。 這三套作品分別代表三種不同型態的爛作:《RAVE》是將已經玩爛的傳統元素堆砌而成的典型少年公式冒險漫畫,純粹死施活拉,毫無個人特色而言(在少年JUMP連載的那堆當紅作品大部份屬於這一類);《鬼眼》是屬於十年才有一次,難得神乎其技的爛作,有如傑特兄所言:「如果連鬼眼都好唔過就不如寄舊豆腐俾佢撞頭自殺算啦!再唔係食豆腐梗死都得!」而今次的主角《GB》,是屬於《魔偶》、《生肖奇緣》、《X》這一類,開頭開得不錯,只是因為野心過大,眼高手低,但編劇能力不足應付,結果變成虎頭蛇尾(又稱爛尾)。(題外話,筆者不太喜歡東立的譯名《閃靈二人組》,是很有氣勢,可是和主題不合,別人看到時搞不好會誤以為這部是靈異漫畫,倒不如譯作《奪還二人組》,有氣勢之餘又切題,一...

傳統老套的異世界冒險﹣《不思議遊戲》(夢幻遊戲) 文:傑特

 接受委托?    一直以來筆者寫漫評都是自己想寫那一套就寫那一套,沒錯是自由自在但很多時都不知該寫什麼作品才好。但這次有點不一樣:在網站的討論區之中有版友問到渡瀨悠宇的《不思議遊戲》(中文名為夢幻遊戲)的評價。反正原先預定的《Banana Fish》仍未出完復刻版,那就將這個版友的提問當成一件委托來接吧!反正以前也未試過以這種形式寫評論,也是滿新鮮的。 《不思議遊戲》故事簡介    夕城美朱其實是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中三女生,在某一個晚上她和好朋友唯在一間圖書館中發現了一本書,當她們打開書的時候竟然進了書中的古代中國世界!而在這個世界她們遇上了青年鬼宿。但她們很快就回到現實世界了。第二天,由於美朱在家庭上的不快樂,所以她再去圖書館打開那本叫『四神天地書』的翻譯小說,再一次進入那個世界,但這次她竟然成了所謂的“朱雀巫女”,並要集齊七星去叫出朱雀,而之前救她的鬼宿竟也是七星之一! 相當套版的少女冒險活劇    如果要以最簡單的文字來形容《不思議》的話,那“套版”或者“老套”應該是最接近事實的全部了。由故事、角色、橋段、起承轉合都欠缺了一份神彩,不!用欠缺神彩已經算是有一點點過譽了,應該說欠缺值得追看的地方才是。    由故事一開始美朱和唯遇上鬼宿開始,讀者就已經料到往後一定是二女爭一男(但這裡日後反而發展出和讀者期望不同的劇情,這在下文另有談論),往後一如所料地所有美男都盡在美朱身邊,另一邊唯則是一堆不幸,唯恨美朱而心宿就利用她這種感情,還有在叫出朱雀之時就剛好被對方破壞等等。總之差不多所有橋段都盡在讀者預料之內,本來“回應讀者期望”是漫畫家的義務之一,但太過理所當然讀者就會失去了追看的興趣,越看越覺得乏味,試問一下,假如一套漫畫你看第一回就可以料到往後的第三、四、五、六、七步的發展,而且不是一次半次,而是次次如是,那你還有沒有興趣再繼續追看下去?    另一點更致命的是,說這套作品差嗎?那又絕對不算,故事仍算有趣,角色也不算差。但這是很有趣的作品嗎?那不管從那裡看都談不上,完完全全是半上不下的狀態,沒有什麼比這個更尷尬的了:如果真的是爛到底的話反而還會吸引到一些口味獨特的讀者,但現在是連可以一提的地方也沒有,每一項都是平平無奇,樣樣吸引讀者的玩意都有一點但偏偏沒一樣做得像樣的,就連角色都不吸引讀者,那還有...

驚爆危機FullMentalPanic!-誰說輕小說不是能登大雅之堂的文學作品? 文:陳馬

從看最初「驚爆危機」(大陸譯作「全金屬狂潮」)第一輯動畫版開始計算,不經不覺已經十二個年頭。當年因為太喜歡動畫,看完後一口氣追回當年已出版的小說。可惜當年連載進度一半還未到,接著只好一年復一年望穿秋水地等待。雖然中間曾推出兩輯新動畫,但舊故事只能解渴不能飽肚。終於在十二本長篇與九本短篇小說後,讓這漫長的待等畫上完美的句號。 最初的「驚爆危機」風格十分獨特,軍事寫實加校園搞笑,印像中應該是這個組合的第一人,後來的「魯魯修」都只是從這裏抄橋。開始時故事只是茶杯裏的風波,身手無敵但日常生活白痴的超級傭兵相良宗介,放在通普的日本高中裏,保護被稱為耳語者擁有超時代知識的女學生千鳥要。軍事狂遇上強氣傻大姐,背後有在黑知識基礎上開發的AS機械人,還有維護世界和平的神秘傭兵部隊秘銀,交織出一個嚴緊科幻與輕鬆惹笑剛好是黃金比例的平衡劇情。對上一次把兩者調配得如此恰到好處,已是升上了神臺的經典動畫「機動警察」了。 機械人動畫一般分為真實系和超級系,大既「驚爆危機」是唯一一部開始是真實系,中段變成超級系,後半段又回到真實系的作品,而一切設定卻又如此合情合理。作品中的AS屬於小型軍事機械人,戰鬥講求大局謀略,小隊合作,駕駛員技術。再者作品中的戰鬥是全方位,並不只限於機械人的戰鬥,潛艇戰、白兵戰、情報戰,完全是道地真實係的軍武風格。可是λ‎ Driver這個犯規設定,把駕駛員的思念實體化為武器,讓作品變成比併精神力的超級系,戰局淪為全靠那台白色機械人。到了故事後半段,秘銀遭汞合金全滅,只剩下一艘潛艇和一個AS小隊的復仇之旅,劇情又走回真實系。λ‎ Drive並不是天下無敵,只要運用戰術得宜,令機師分心影響力場分佈,沒有λ‎ Drive的機體也可以取勝。到開發了λ‎力場偵察器,以及後來的λ‎力場抵消器,λ‎ Drive反而成為讓機師掉以輕心的死穴。另外在「燃燒的野狼」中,宗介在AS競技場中,駕舊式敵方雜魚AS,大破最新式的M9,打破機械人動畫機體至上的迷信。印象中沒有多少機械人動畫的主角,能夠清楚地展露如此不凡身手,而不是只一味靠主角機的威能出千。真正有駕駛天材的機師,駕著最爛的雜魚機,也一樣能夠取勝。 除了科幻感強烈拯救世界的主線大橋外,愛情線也是這部作品另一個吸引人追看的地方。最初在校園篇裏宗介和小要是鬥氣寃家,一起經歷了幾場生死關頭後,慢慢從信賴發展出的愛情。宗介不再只因為任務保護小要,...

談笑換星斗,決算亂乾坤——《火鳳燎原》 文:Multivac

 龍椅上,干枯的老人身前,坐著年幼的皇帝,便如他的私產一般,牢牢的握在手里。從門口進來了一個渾身血污的武人。衛士們的槍戟盡皆往他招呼,然而滿身如同刺?般的他,仍然一步步逼近座前。 “殘⋯⋯兵⋯⋯” 一只火鳳凰沖破云霄。 火海中,宿命的兩個人同歸于盡⋯⋯ 這便是《火鳳燎原》的開篇。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紛爭。 在如此短暫的歷史時期,集中了如此數量的出類拔萃的智勇之士,那個世界,充滿了驚心動魄、威武雄壯的大戰,以及變幻莫測的謀略,成為永恒的傳說。 因為那是一個英雄輩出,群星燦爛的時代。是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最為精彩紛呈的一個時代。無數男兒的才華與夢想,生命與忠誠,在時空中凝成繁星般的寶石,那是無數傳奇般的事跡。 他們是創造歷史的人。同時,也被歷史所創造著⋯⋯ ★豈能茍爾化為群——“人”VS“非人” 《火鳳燎原》選擇的角度,既非傳統的蜀漢,也不是曹魏,而是三國最后的贏家——司馬。 眾所周知,現在改編三國題材并不是一件太討好的事。雖然以司馬懿為主角是前無古人,但是這種翻新透著的“刻意”二字是逃不掉的。即使是顛覆之作,也已經有日本的《蒼天航路》在先,為曹操翻了案,作者陳某若再走這條路,很容易與之重復。那么他究竟為何有此信心呢? 八個字:“出人意表,匪夷所思”。 故事一開始同所有的三國故事一樣,一開始是董卓亂京,獨攬朝政,司馬家并無政治權力,作為富戶成為被征招對象。而少年司馬懿派出秘密部隊“殘兵組織”,暗殺了董卓的軍師許臨,由此登上歷史舞臺——或者說,登上了歷史的后臺。 所謂的“殘兵”,成員都很年輕,個個武功蓋世,然而數量并不多。按照“顛覆”的原則,如果將其夸張化,在漫畫中成為一支足以影響歷史的力量,亦無不可。畢竟“人的因素”在中國傳統的戰略思想中有著重要地位: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但實際上,他們不是“人”而是所謂“非人”,均為傷殘人士,如獨臂、斷腿,其首領“燎原火”天生沒有痛覺。這樣的設定在武俠小說中雖有,在漫畫中尚不多見。港漫中雖間或有之,然而均為旁門左道,少有正面描寫。在《火鳳燎原》中,這一組織大大活躍,幾乎每一戰均有他們的參與。故事也就隨著他們的歷次行動一環扣一環的鋪開,各路英雄隨之登場。 不僅僅是殘兵,《火鳳燎原》中的其他人物也同樣“不是人”。袁方的計策,董卓的理想,呂布的陰謀⋯⋯劉備出場時竟然號稱董卓軍,洗劫了一座城池,似乎作者是要寫他假仁假義...

為了下一代而戰﹣《醫龍》 文:傑特

   醫生漫畫一直都是日劇最愛的改編題材,尤其是那些以挖醫療界黑暗的更是熱門。而《醫龍》表面上也是其中之一的作品。但實際上故事要說的卻完全不是一般人想的那樣。 所謂的「醫療漫畫」   醫療漫畫者,就是以醫生又或者護士為主角、描寫他們工作的故事的漫畫。這類漫畫在日本雖然不算是相當熱門,但卻不斷有新作推出。由被認為是醫療漫畫的殿堂級作品《怪醫秦博士(BlackJack)》開始,到現在還在連載的《孤島診療所》等,各式各類一大堆。其中大致可以分為動作系和劇情系,所謂「動作系」者,就是以不同的病症、手術作為故事的重心,其中像《仁醫》、《無敵怪醫》就是這類,主角不斷地解決各種外在(如環境因素)和內在(怪病)的難關去治好病人,簡單就是將少年漫畫一關關打過去的變成一個個手術去做就是。至於劇情系則是描寫在醫療工作的同時遇到的各種問題,最經典的當然就是以描寫權力鬥爭和醫生的職責的衝突的名作《白色巨塔》,另外《醫界風雲》則是描寫現代醫學界的問題的社會性漫畫。至於殿堂級的《怪醫秦博士(BlackJack)》雖然表面上是動作系,但實際上手塚的描寫重點卻是病人的人性,醫療過程跟本不是重點,所以算是劇情系作品。   在這種簡單的分類下,《醫龍》當然是劇情向作品,很多人看了頭幾本就會很直覺地將這套作品當成是類似《白色巨塔》那種大玩權鬥、揭發醫院黑暗的作品。但實際上所謂的醫院黑暗卻只是作為故事主線的引子,作者想說的完全不是這一回事。 三線並列的劇本   《醫龍》表面上是以加藤晶想打鬥心臟外科教授野口,改革大學醫院制度,而找上天才外科醫生朝田龍太郎,去進行一個超高難度的Batista手術來取得地位的故事。如果單是這條線的話的確是很典型的巨大組織的權鬥故事,不過這條線卻只佔故事的三份一。另外三份一就是手術,不過有趣的是Batsita去到中段已經沒有人在做了,雖然角色們還是得面對一個又一個的高難度手術,但手術除了救人之外亦成了心臟外科教授爭奪戰的工具之一。而最後的三份之一則是角色的故事,描寫一眾角色在這一場鬥爭中如何在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妥協與堅持,而這部份其實才是《醫龍》的最重要部份。 理想與現實   在故事中爭奪心臟外科教授的三個派系,代表的是醫院中三種不同類醫生的想法:加藤晶是改革派,她希望建立一個三權分立的系統,讓醫生可以專注地研究或訓練,以提升醫院的質素。至於國主笙一郎則是海外派,讓有材能的...

辣!《漫漫畫人間》 文:傑特

 意外的震撼   說起來實在很不好意思:雖然《漫漫畫人間》一早就出版了,但筆者卻一拖再拖又再拖都沒有買來看,直到任正華老師這本短篇作品集得了獎才想起竟然仍未買。其實正常來說應該是立即飛撲到漫畫店買一本回來才對,不過筆者做的卻是要求殘黨主席大人送一本給筆者,原本這只是一個極之厚顏無恥的要求,但主席大人還是寄了一本過來,所以當打開郵包看到這本漫畫也包在其內時實在喜不自勝。   不過比起免費得到一本漫畫,真正使筆者感到震撼的還是任老師的作品給予筆者的衝擊。要怎樣形容好呢?很難以簡單的形容那種衝激,由於筆者以前只看過《我要畫漫畫》和《頑劣家族》,對於任老師的風格以及實力並不很了解,但從這本短篇集中她表現出來的卻絕不是一般漫畫家所有的水準,甚至日本很多所謂“大熱”漫畫家也沒有這種功力。這是北條司、清水玲子那種大師級漫畫家才見的功力呀!就算日本也是屈指可數的頂級大師水準,但一個台灣漫畫家竟然畫出和這些成名已久的日本大師才畫得出來的作品,能令人不震驚嗎? 所謂“漫漫畫人間”是...   其實這本是任老師的短篇漫畫集,收錄了幾個短篇:描寫一個暴力家庭故事的『幸福家庭』、辦公室謠言的『說不就是要』、找保姆照顧孩子但孩子將保姆當媽媽的『安娜的孩子』、充滿黑色幽默的古裝劇『勾引』、超現實的『造物者』和一個帶著一點點無奈的『鬥魚』。六個短篇風格都不相同,但共同的就是作者那種獨一無二的個人風格、濃得化不開的激烈情感,以及對世間的一種無奈與痛苦。 非常“辣”的漫畫   一開始說過,要清楚形容任老師在《漫漫畫人間》中展現的風格以及氣魄並不容易,因為那種風格實在太強烈太具衝擊性了。通常將一套作品以這種形容來說的話那另一個意思就是說“不容易喜歡上”、“較難接受”甚至是“另類”等等,也就是說“不好賣”。   會出現這種感覺得原因是作者在故事之中展露出她的不妥協、強悍的個人風格,不會為了討好讀者而加一些俊男美女角色,也不會硬加一些笑料來沖淡那種濃烈得化不開的情感,一副『要看就看,不然請便』的傲氣。這種傲氣結合著沉重的故事是會使讀者看罷雙手發顫、手心出汗的程度,而寫到這裡筆者總算找到一個最適合形容這套作品的詞:辣。故事辣畫功也辣,而且不是一來就辣,而是初看不怎樣,但越看越辣,越辣就越想看,看罷後會有一種虛脫的感覺以及一種滿足感,就像喝了無色無味、但酒精度極高的伏特加那樣,而《漫漫畫人間》就是如此厲...

美女抗魔之戰﹣《CLAYMORE》 文:傑特

   自從《烙印戰士》的大成功之後有不少作品都想走這一條路,不過成功的卻極少,其中比較有名的有《夜刀神使》,至於水準較高的則是八木教廣的《CLAYMORE大劍》,而且比起《夜刀神使》還更有風格和個性。 烙印流?   所謂『烙印流』是指一種故事描寫手法:先是正章畫個十回八回,然後就是一大段過去篇,既不是回憶也沒有什麼契機,只是突然就跳回之前的故事,交代了應該交代的東西後又突然跳回本章。這種畫面的好處是保證觀眾一定明白之前發生的事,而且也不需要在正章慢慢一點一點的透露,使正章的故事編排起來較簡單,而且因為不是回憶,所以即使主角沒看到的部份也一樣可以照畫出來。但缺點是觀眾會有一種錯亂感,因為一下就跳回之前的故事又完全沒有任何連接(最低限度也要讓主角發個夢又或者因某件事想起過去吧?),而回到現實又沒有任何預告而出現一種不協調的突兀感覺,事實上這並不是一種好的畫前傳手法,但倒是很簡單而容易處理,總比傳統那種邊畫正傳邊一點點的透露來得方便吧?   雖然筆者個人認為這種處理手法不是一種好的手法,但因為烙印的成功使很多漫畫家都借用這種手法來處理前傳故事,像之前提到的《夜刀神使》就是一個現代版的《烙印戰士》,只是舞台換了現代而已,甚至氣氛也很相近。至於八木教廣的《CLAYMORE》雖然舞台和《烙印戰士》一樣都是神怪中世紀,同樣是要打一個主角近乎不可能打贏的對手,但《CLAYMORE》反而有自己的一套的表達手法,故事架構也不一樣,所以才能冒起為人所知。 《CLAYMORE》故事簡介   在中世紀的某個區域,為了對抗吃人的妖魔,組織(故事中沒提到組織的名字,所以只能說是『組織』)將妖魔的血肉移植到女子身上,而成為可以和妖魔一戰的戰士,由於她們使用一把大劍作武器所以被稱為CLAYMORE大劍。女主角古妮亞為了替收養她的大劍泰莉莎報仇,而要求組織將泰莉莎的血肉移到自己身成,成為大劍去找曾經是大劍、但因為暴走變成『覺醒者』的布莉絲拉報仇。 偏重群戲的作品   雖然現在的《烙印戰士》已經變成一隊勇者小隊去打魔王,但本質上他們都是單獨戰為主,以一敵千。不過在《CLAYMORE》則多是幾對一,除了最初那些雜魚妖魔是可以讓古妮亞一打一之外,回憶篇一過之後每一次打覺醒者都是幾對一,甚至像北方戰亂篇是廿多人對廿多隻妖魔,這已經超出單人匹馬的英雄戰鬥而變成一種小型戰爭了,而且比起可以一騎擋萬的格斯,...

未來就是現在——《次元艦隊》 文:multivac

 “大海為每個人帶來希望,正如睡眠帶來夢境”——哥倫布 次元的裂縫? 200X年6月⋯⋯ 為了平息厄瓜多爾的戰亂事態,日本自衛隊與美國海軍以聯合演習的名義前去執行任務。雖然名為演習,但全部配備實彈,作為必要的嚇阻。這是日本在戰后首次介入國際局勢爭端。雖然也有人為此提出抗議示威,但是由四艘艦艇組成的一支特遣艦隊還是離港開赴夏威夷。其中神盾級戰艦“未來”號是其中的一艘護衛艦。 航行開始不久,“未來”號就闖進了一片奇怪的烏云中,頓時,其他幾艘僚艦從雷達屏幕上消失了,令人不安的一陣死寂之后,取而代之的是大規模的艦群,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是舊日本海軍的超級巨艦“大和”!原來他們竟然穿越了時空,進入了二戰時期的中途島海戰的戰場! 時為一九四二年六月六日,在他們的時代六十多年前⋯⋯ 未來號所擁有的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戰艦,以六十年前的技術水平而言,它的雷達、導彈、計算機系統,再加上強大的火力、反應速度、防空能力,可說是強大得近乎無敵的。而且他們對戰爭的發展、雙方的戰略戰術也都了如指掌,知道美軍早已破譯了日本的密碼,知道他們的軍力配置,知道將會進攻何處⋯⋯那么,要不要加入戰局,扭轉日本的戰敗歷史?或者袖手旁觀,不對歷史做出一點干涉? 未來號選擇了后者。 他們是和平時代的軍人,他們的人生是由辛苦但安全的勤務、舒適的現代生活、幸福快樂的家人朋友所組成的,而不是在彈如雨下的海面或是泥濘的熱帶叢林中度過。這場戰爭,原本并不屬于他們啊⋯⋯ 如果改變了歷史,未來也就不存在了。 未來號的官兵可不希望自己的家人消失掉。為此他們小心翼翼的避免任何積極的行動。可是,他們遇到了一架被擊落的偵察機。副艦長角松洋介出于人道主義救了機上的情報官草加拓海少佐⋯⋯歷史的軌道開始改變了。 其實未來號本身的出現,就已經對歷史造成了影響。一只蝴蝶拍拍翅膀可能會引起一場大風暴。這艘突然出現的神秘戰艦,已經引起了交戰雙方的注意。命運之輪已經不可能阻擋了。 草加有著強烈的求知欲和開放的思想。他在未來號的資料室廢寢忘食的吸取著知識,獲得了關于未來的一切資訊:聯合艦隊的失敗,原子彈,無條件投降,戰后的日本⋯⋯了解了這一切之后,他的內心,對于未來有了新的想法。 他既不選擇歷史,也不選擇他看到的那個未來。 因為未來正隨著每一瞬間的“現在”改變。 他要建造一個和平的,獨立的日本國——ZIPANG。 “歷史”+“未來”=? 回到六十年...

八十年代的英雄傳說﹣《Banana Fish》 文:傑特

 八十年代少女的經典   說到漫畫的光輝年代,不論是少年還是少女都是八十年代,少年的就不必說了,隨便一挑都是大師經典。不過少女也不輸人,雖然時間晚了一點,但多位大師也是在這個時間打出名堂的。而且比起現在只有一兩位仍然是第一線的大師、而其他同期的退的退、轉去月刊的轉去月刊,少女漫畫的大師們仍然有很多在第一戰打拼,相比起來她們的漫畫家生命就長多了。   而在這些八十年代的少女漫畫大師中,以吉田秋生和田村由美是公認的動作漫畫大師,雖然二人風格不同,但都擅長處理一如動作電影般的場面,尤其是吉田秋生的《Banana Fish》更可說是八十年代少女動作漫畫的頂點,其中的刺激火爆更足以讓很多少年甚至青年漫畫家汗顏。   《Banana Fish》故事簡介    1985年,紐約的一名不良少年幫老大亞修.林克斯(Lynx,即山貓)追查著一個名字『BANANA FISH』,但因而和他的幕後老闆、墨手黨首領帝諾發生衝突,而且事情更變得越來越激烈。就在這個時候亞修無意中認識了一個由日本來的少年,奧村英二。 一隻處於紐純地下世界的山貓和一個生於日本和平世界的純真少年,本來兩個完全不可能走在一起的人竟然建立起一段感情,但也因而將英二帶進一個血腥的世界之中。   八十年代的美國動作電影   雖然作者吉田秋生以一種毒品(麻藥)“BANANA FISH”來作為故事的開始,但實際上這種藥品只是用來帶出故事的開始,及用來作為亞修和帝諾的衝突導火線而已。除此一之外就沒有太大的用途,特別是到了故事中段故事重點已經轉移到帝諾和亞修之間個個人衝突,BANANA FISH已經離開了故事主線變成一件小道具。   比起其他漫畫作用品,《BF》有著很重的美個動作電影的味道,由角色、故事編排以至劇情推進都活脫脫是一套A級的美國荷里活動作電影的格局,故事的節奏明快爽朗,沒有什麼婆婆媽媽的橋段,也少有感情戲,只是在一輪激烈的戰鬥以及另一場激烈的戰鬥之間的一個小緩衝才會加入一些笑料(盡管不很成功,從之後的《夜叉》來看,吉田並不是那種會畫搞笑橋段的類型,也沒有什麼幽默感)或者文場感情戲。整套作品都拉得很緊,超過七成、甚至八成都是動作場面。如果是少年冒險漫畫也算了,但以一套少女漫畫這種文場和動作戲的分配就很少見了。   純淨的Gun Smoke氣息   同樣是以槍戰作為作品的主要動作場面,但...

罪孽的螺旋∼《天使禁獵區》 文:傑特

 宮筆華麗派掌門人   雖然很多人都以為少女漫畫一定是畫得很華麗漂亮,但實際上真正能夠稱得上華麗精緻的漫畫家卻是難得一見,最具代表性的首推Clamp。的確,曾經有一段時間這種『宮筆雕琢』的畫風相當流行,但能夠堅持到最後的卻是少之又少,就連Clamp的畫風也越來越簡約了,為什麼?這種連一草一木都盡可能畫得完美為止的畫風讀者當然讚嘆,但對於漫畫家和助理的手、眼、腰以至編輯訂下的截稿日期來說都是百害而無一利。以井上雄彥為例,他一向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偏偏畫的《浪人劍客》是他最不熟悉的劍擊漫畫,結果就是出現定期脫稿了。   不過亦有漫畫家是堅持原則,將作品畫得更完美的,其中一位就是《毒伯爵該隱》以及今次要談的漫畫《天使禁獵區》的作者由貴香織里,當連Clamp都簡單化的今天,稱由貴為宮筆華麗派的少女漫畫大師應不算過譽。   《天使禁獵區》故事簡介   無道剎那是一普通的高中男生,但他卻陷入極之痛苦處境:他愛上自己的親妹妹紗羅!正當他為自己的畜生之行而痛苦之際兩名自稱為邪鬼的人找上門,說他竟然是有機天使亞蕾克茜兒的轉世,同時身邊亦不斷發生怪事,紗羅的好友因齊木翠雀因一隻電腦遊戲”天使禁獵區”而性情大變,當剎那擔心而趕到翠雀房時竟見到一個男子,剎那口中竟吐出一個他自己完全沒聽過的名字-羅傑愛兒!(注:由於台灣版的譯名較接近一般人所知的”官方譯名”,所以下文將全採用台灣譯名)   核心主題.罪孽   《天禁》故事之壯大、結構之緊密、出場人物之多以至活動空間之廣闊在漫畫界絕對是屈指可數的大作。而連結著這二十集漫畫、長達六章以及主要角色超過二十人以上的是一個主旨:罪孽。   由貴以基督教的聖經作為故事的基礎,而基督教的原罪觀也順理成章成為《天禁》的中心思想,差不多所有角色或多或少都要背負著無法解脫的罪孽或心魔;主角剎那和紗羅是亂倫、路西斐爾身為天使卻成了萬惡的路西法、九音為了報仇而出賣同伴、四大天使各有心結、沙法爾害死自己的愛人安娜兒、菈依拉出賣自己的愛人、亞蕾克西兒吃由母親亞當加達蒙的眼睛為營養的智慧之樹果實、羅傑愛兒的瘋狂、肯達為了復活而吃天使以及所有的天使都是以亞當加達蒙的血肉為生,即是所有的天使都犯下吃自己母親的罪行等等。『罪孽』貫穿整個《天禁》故事,差不多所有角色都被他的罪孽和心魔所捆綁,不但無法擺脫而且更是越陷越深。在《浪人劍客》中武藏說自己正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