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中之龍5》 文:傑特
其實一開始並沒有打算獨立開文出來寫,畢竟之前的外傳甚至是第4集都不甚了了,但這一回不得不承認人龍工作室下了工夫,而且在遊戲之外也有不少東西,所以也夠資料寫一篇專題來分析。 成熟的「群像遊戲」 畢竟,《人中之龍》的主角是桐生一馬,玩家不可能接受第二個來取代他的存在,即使外傳《黑豹》右京龍也有其獨特的魅力,但以一個走成人世界的作品而言龍也太年輕了,而且他停留的位置其實還只是地下世界的入口,相比起第一集已經是極道世界的最頂點的一馬,龍也還不夠格成為「傳說之龍」。 問題是第三集時關於一馬的劇情已經寫得沒什麼餘下來了,硬拉故事反而變得很不自然,小故事反而佔太多編幅,雖然小故事完成也會有錢、道具和經驗值,但這些小故事始終只是一些片段,作為主線的附加裝飾還沒關係,但單靠這些小故事當然無法支撐起整個主線。因此去到第四集想出了四線故事的做法,把一馬的劇情壓到四份之一,這樣描寫起來就比較簡單,而且有新角色描寫也輕鬆得多,而不是什麼都要由一馬去做。 可是在第四集甚至是of the end的多主角系統其實還是不成熟,名義上是多主角但玩到最後還是只有一馬當主角,特別是第四集去到最後除了四個大男人去打魔王般到世紀塔(本作首領專用建築,差不多集集最後都來這裡打一次),不但太短而且四人的交流太少,好像走在一起打完首領就各散東西,交集少得可憐,尤其是谷川正義作為警察和其他三人的交接點太薄弱,不像一馬和大河同是東城會,而駿作為財務公司又是混神室町自然和黑道搭上。所以去到外傳2(「見參」是轉型失敗的例子,有機會再談)的of the end乾脆把谷川鬼隱了,而把掛了兩集的鄉田龍司拖回來當主角。但最後還是同一問題,就是四個主角交集點不足,最後一戰還是一馬一個打,實在很難算是「群像劇」。 在這個兩集遊戲都解決不到的問題,第五集終於想到解決方法。首先是作為最終部加長份量,第一和第三章是一馬和大河,第二是駿和品田辰雄,第四是駿、辰雄和澤村遙,最終章則是五個主角都有表現。雖然最終戰還是一馬去打,但每個角色在最終章都有其關鍵的作用,而不是以前最終只有一個一馬。另外在最終部中選不同的角色也可以玩所有共通的路線,但因為劇情是二人同時去同一個地方,所以不存在玩了一馬線大河的線就不存在。至於駿和辰雄則是二人合作戰鬥,而最後則是四人在四個地點打最終戰,敵人的等級也因應四人在作品中的定位來決定,不像第四集幕後黑手竟然是...